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城市贫困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城市贫困问题逐渐凸显。9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施并推广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给予城市贫困者一定生活救济和补助,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城市贫困问题的进一步恶化。由于保障标准过低、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制约因素的存在,大量城市贫困人口难以摆脱生活贫困的境况,城市贫困问题依然是目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本文在对贫困定义分类概述的基础上,明确了城市贫困的定义,并对银川市城市贫困人口进行界定。分别从贫困测定、贫困成因以及反贫困战略研究等方面总结回顾国外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对贫困问题的相关论述,并对中国和宁夏贫困研究的进展进行梳理。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后,利用ELES模型,并结合目前银川市城市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测定了银川市城市贫困线。在此基础上,分析1984-2007年银川市城市贫困人口的变动趋势,并从银川市城市贫困人口规模、地区分布和生存现状三个方面描述银川市城市贫困人口现状;进而从经济环境、制度因素和个人因素等三个层面深入分析银川市城市贫困人口成因;探讨逐步缩小银川市城市贫困人口的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