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语言教学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情感态度目标作为英语学科的五大目标之一,对老师的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进行情感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情感教学符合现代学校素质教育的精神,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然而,当前英语教育工作者对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特别是农村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尚不多见。该研究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进行情感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研究以心理学、二语习得理论等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进行情感教学的理论基础。作者通过对48名一线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对个别英语教师的访谈和课堂观察,深入考察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实行情感教学的现状。通过调查分析,作者发现大部分英语教师对新课改的精神和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也有意识的贯彻对学生情感态度目标培养的要求。但是不能否认,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进行情感教学的现状并不理想,对学生情感态度目标的培养也没有完全到位,同时缺乏进行情感教学的相关理论,做不到对情感因素的有效利用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这种重视对学生认知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也只是知识的灌输者。基于这一研究结果,笔者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进行情感教学提出了两条针对性的建议。一方面,英语教师要深入学习进行英语情感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应试的深入思考,改变现有的评价方式,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最后,作者对进一步进行该课题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