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质量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z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壤丘陵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粮食、林业、牧业和渔业等生产的重要基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但由于红壤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高温高湿等自然条件和过度开发利用等人为因素的影响,红壤质量严重退化。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是影响红壤质量变化最为普遍、直接和深刻的因素。本论文以位于红壤区的不同利用方式下及其转变后的土壤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以明确土地利用方式及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红壤性质的影响,阐明土地利用、质地和坡位对红壤性质影响的交互作用,并对红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均会影响红壤的结构特性、水分特性、p H、全量养分、速效养分以及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且其影响会随土壤质地、坡位和土层深度的变化而不同。(2)研究区域红壤均以大团聚体为主,且黏粒含量较高,基本上在30%以上。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p H、有机质、全氮含量在各坡位均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两种质地红壤不同利用方式间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差异在上坡位(U-S)均小于中(M-S)、下坡位(L-S),且三者趋势相似。(3)林地开垦后,土壤中大团聚体、砂粒、持水性、有机质、全氮、有效铁和有效铜含量显著降低,微团聚体、<0.053 mm团聚体、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林地开垦会降低土壤全量养分的含量,提高速效养分的有效性。(4)土壤饱和导水率、砂粒、有机质、全磷、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可作为评价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质量影响的主要指标。研究区域除泥质页岩红壤农地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外,其他样地均处于较低水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均显著影响红壤的理化性质,且其影响随坡位和质地的变化而不同。研究区域红壤质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在今后的管理实践中应采取增加该区域红壤有机质含量,施用磷肥和防治红壤侵蚀等措施以提高红壤质量。
其他文献
低频吸波材料是指能够有效吸收并衰减入射的低频电磁波的一类材料,其核心是在轻的重量、较薄的厚度下获得宽频带高效率的吸收性能。拓展吸收带宽、突破低频吸收瓶颈成为当前电磁波吸波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吸波超材料结构与传统的吸波结构相比,具有几何尺寸小的优势,更利于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本论文首先以周期低频吸波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低频吸收特性和相应物理机制进行了一些分析,并且针对现有吸波结构的材料厚度较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携带方便、环境友好、能量密度高的优点,成为当前具有吸引力的移动能源转化装置之一。但其阳极催化剂的成本高、活性低、易被CO毒化、稳定性差等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对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与存储空间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如今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进了各个行业,并且由于需求的不同对存储的数据类型也各不相同,比如普通的文本数据、图片数据、视频数据等,由此情况可见使用传统的数据库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为了有效的解决以上这些问题,薛锦云教授提出了一种名为PAR方法的软件开发平台;其中该平台的数据库程序生成模块不
当前,Python语言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云计算等领域使用广泛,已成为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但随之而来的则是程序的复杂性增加,开发效率低下,程序质量难以保证。如何提高Py
氧化亚氮(N2O)是温室气体和破坏平流层臭氧的首要反应物,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N2O浓度已增长20%;一氧化氮(NO)是大气污染物,参与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对流层臭氧形成过程。由于大量
纳米颗粒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常温常压下低于静止空气的热导率、超高的孔隙率、密度小、单位体积重量极轻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特性使其在声学、光学、电磁学、特别是隔热保温等相关领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并且颗粒保温材料环境友好,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纳米颗粒材料粒径较小,内部具有大量孔隙,使得材料有效热导率受气相热导率的影响较为明显,探究气相热导率的变化规律对该类材料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瞬态
碳-碳三键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官能团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合成中。炔烃的分子内环化是构建各种杂环化合物的有效方法。最近几年,邻位基团参与芳香乙炔的区域选择性分子内环化反应,已成为有机合成的热点研究领域。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在温和的条件下使用双功能化底物,实现邻位酰胺(羧)基参与芳香乙炔的分子内区域选择性环化反应,合成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杂环骨架。1.TBAI促进的邻炔基苯甲酰胺的五元环化反应发展了一种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当前我国栽培的油茶品种主要是从普通油茶自然实生优株中选育的品种,生产中大果皮薄抗炭疽病的杂交品种少,
目的:观察蒙医辨证施治(阿拉坦-阿如-5味丸、德格都古日古木-7味丸、壮西-21味丸为主)慢性胆囊炎的有效数据,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名慢性胆囊炎的患
败育问题是植物界研究热点之一,在作物常规育种及生产制种方面有着广泛应用,运用败育型植物表达载体遗传转化是引发植物不育的一种快捷策略。本文分别克隆了拟南芥花分生组织及花器官特异基因AP1的启动子和大肠杆菌RNaseH基因的编码区,构建了败育型植物表达载体pHZM13-AP1-RNaseH,并通过电击法将其导入农杆菌EHA105。以烟草C151为受体材料,经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共获得转化株35株。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