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荞麦(Buckwheat)是我国粮食作物中的一种小宗作物。它属于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它有两个栽培种,一个是甜荞(F.esculentum Moench),另一个是苦荞(F.tataricum(L.)Gaerth)。荞麦起源于我国,在世界上分布较广。与其它作物相比,荞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药用价值,专家预测,在新世纪荞麦将会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利用前景的重要农作物。 本研究主要从荞麦的形态学、细胞学、DNA水平、生化水平对来自我国不同地方的荞麦栽培品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养麦品种间生育日数、株高、主茎分枝、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千粒重等6个主要农艺性状极差值和变异系数的差异都比较大,其中,甜荞品种农艺性状的差异略大于苦荞品种。根据荞麦品种间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将15个甜荞品种划分为5个类群,16个苦荞品种划分为4个类群。 2)荞麦栽培品种根尖体细胞染色体核型为2n=2x=16,即品种间染色体数目恒定。核型差异主要体现在染色体相对长度、染色体长度比、随体染色体等染色体形态方面,而且,这种差异在甜荞和苦荞种问表现较明显。 3)荞麦品种间α-酯酶同工酶、β-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和遗传相似系数差异较大,其平均遗传相似系数较小。酶谱差异主要表现在酶谱条带数、条带活性强弱及多态性带方面,而且苦荞品种间酶谱差异略大于甜荞品种。根据荞麦品种间同工酶的遗传差异将15个甜荞品种划分为4个类群,16个苦荞品种划分为5个类群。 4)苦荞品种间蛋白质表现一致,没有差异。甜荞品种间蛋白质谱带在条带数、多态性带的分布及比例方面差异较大,其蛋白质遗传相似系数差异也较大,但平均遗传相似系数较小。根据甜荞品种间蛋白质的遗传差异将15个甜荞品种划分为5个类群。 5)在RAPD标记中,荞麦品种间多态性带比例较高,平均遗传相似系数较小。其中,苦荞品种间多态性带比例高于甜荞品种,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小于甜荞品种。根据DNA水平的遗传差异将13个甜荞品种划分为6个类群,9个苦荞品种划分为4个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