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占有》讲述了后现代学者罗兰和莫德在追寻维多利亚时代两位诗人艾什和兰蒙特之间一段隐秘爱情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本篇论文本文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去解读《占有》,从而能审视小说独特的结构,同时揭示拜厄特塑造的主人公的特点和他们的主体性意识、小说本质上的未完成性以及作者追求自由的精神。本文首先根据复调小说中“作者的客观性”和主人公自我审视自我评估这两个特点来分析小说中主人公的特点,总结出主人公不仅是传递作者观点的客体,更是直抒己见的主体,有表达自己观点的主体性意识,充分说明了主人公向往自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本文继而分析小说的大型对话。对话精神贯穿小说结构,形成结构上的“大型对话”,即故事线索和人物的“对位”关系。作者带领读者随意穿梭在远古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和后现代的学术世界之间,这种刻意安排的看似松散的结构充分说明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追求的自由。复调小说艺术世界的本质就是不可完成论定和对话的开放性。本文最后分析整个小说情境的未完成性,包括小说情节的未完成性、小说的开放性结局和人物意识的未完成性。这种未完成性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让读者自由想象小说的发展,也能从多重视角来解读小说,以此论证作者给予的读者解读小说的自由。总之,通过对小说的复调式解读,可以看出主人公和作者这对平等对话关系的主体对自由的不断追求,而且在给予主人公生命的同时,拜厄特也给予了读者多方面解读小说的自由,从而实现了她长久以来追求自由的梦想,而这也与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的自由观念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