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阈下高校民族学生资助育人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afen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关乎民族振兴,是国家兴旺发达的百年大计。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从精准扶贫视角出发,把精准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把资助育人同高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社会责任和必然要求。多数高校已经认识到,资助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只有从育人角度出发,才能在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达到真脱贫,脱真贫。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进一步拓展了高校资助工作的视野。扶贫只有做到精准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努力将精准扶贫与民族学生资助育人相融合,真正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本文探讨了“精准扶贫”视阈下高校民族学生资助育人,旨在提高民族学生资助育人实效性。紧扣教育部相关文件中关于精准资助与资助育人的精神要求,紧密结合现阶段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现状,围绕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展开,讨论优化高校民族学生资助育人路径,促进高校精准化开展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文章在选题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精准扶贫与民族学生资助育人的关系入手,根据调查问卷分析探讨了高校民族学生资助育人现状,并提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存在的问题,凝练出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突出原因。最后综合分析得出:依托精准扶贫理念,从健全民族学生资助育人机制、拓宽精准帮扶育人渠道、丰富民族学生资助育人内容、加强民族学生人文关怀、锤炼精干化育人干部队伍等方面优化高校民族学生资助育人路径。
其他文献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通过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元对立思想模式的超越,立足社会生活实践,提出“实践感”理论,认为实践是场域、惯习和资本相互联系、
利益问题是社会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马克思也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可以说,社会和谐从本质上讲是人
幼儿园应注重幼儿的艺术教育,尤其是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这不仅能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智力,因此,幼儿园的相关领导人员应对幼儿的美术教
期刊
一、秋冬茬茬口安排和关键技术秋冬茬番茄一般于7月上中旬育苗,8月中旬定植,11月上旬开始采收,2月初拉秧。此茬的特点是育苗期气温高,容易导致病虫危害,定植时气温开始下降,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青年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大学生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和力量依托。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思想素质、政治素养、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
学位
油画引进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1978改革开放后,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达到了最繁荣的时期,其观念之新、形式多样,构成了当今油画艺术的总体面貌.对油画艺术形式的跟进,对油画
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责任意识状况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前,我国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总体向善,但部分大学生
据笔者分析,目前我国许多石油炼化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生产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同时也对石油炼化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作用。本文将安全生产意识的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