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化是21世纪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伦理智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①本文以泉州市德化县“美丽乡村”建设中林业生态文化弘扬为例,阐述了林业必须成为坚持兼顾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多重目标的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林业生态文化的概念,在不同时期,在广义和狭义上,有着不同的概念。广义上,林业生态文化是植根于人类对以林水为主体的自然环境的认识,目的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和以山川秀美为主体的生态文明社会。②而当下,人们普遍认为,林业生态文化是政府主导下发挥生态生产力效能,市场引导下实现林业经济,尤其是林下非木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人本理念要求下弘扬生态文明的文化③。使林业生态文化回归人文文化本身,从城市和区域角度进行综合和整体的研究,探索林业生态文化背后的文化传载作用,从而使林业生态文化焕发生机。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现当下林业生态文化的概念及误区,探索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质内涵,并以德化“美丽乡村”建设为例,分析其农村生态保护的现状及发展经验;第二部分,通过实地访谈、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索德化县“美丽乡村”建设具体实践活动当中所体现的林业生态文化内涵及传承意义;第三部分,在具体实例中所发现的具体问题:如何发挥森林资源优势与提升绿色森林产业效益,通过林业生态文化的本质内涵概念及参考其他地区的做法,对德化县林业产业提出建议;第四部分,对德化县“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双重压力以及德化县特殊区位功能规划定位也决定了德化的“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弘扬林业生态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了解林业生态文化的广义概念及内涵,对促进德化林业产业化管理、现代林业技术建设、政策保护系统建立的健全,推动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成功结合以及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与相关政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