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化硅纳米颗粒制备及其基因转移载体性能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t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寻找合适的基因转染载体一直是基因治疗中的一大难题,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lica nanoparticles,SLNPS)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修饰以及低毒副作用而被人所期待,其应用前景也被普遍看好。本室前期研究已经证实适量SLNPS不会影响细胞的增殖,动物实验也表现出较低的生殖毒性与急性毒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对SLNPS进行氨基化修饰,并优化修饰条件,提高SLNPS的表面电位及结合DNA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同时细胞转染试验分析优化后颗粒的转染效果。 第一章氨基化SLNPS的制备及修饰条件优化 方法:微乳法制备SLNPS,利用硅烷偶联剂(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EAPS)的偶联作用,一次性制备表面偶联氨基基团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并对修饰条件进行优化摸索,制备的颗粒经冷冻干燥后,电镜观察其粒径、分散性,电位分析仪检测纳米颗粒表面Zeta电位值,观察室温下存储6个月后同批颗粒DNA结合能力是否一致。 结果:通过优化条件,制备粒径在65nm、分散均匀、表面电位为+31.5my的氨基化修饰的SLNPS,在质量比20:1下能与DNA完全结合,颗粒制备6个月后,超声分散外观与初始制备时无差别,但结合能力有所下降。 第二章氨基化纳米颗粒细胞转染效率分析 方法:梯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SLNPS与DNA的结合能力,并观察其与DNA结合后,是否能有效保护DNA不被血清所降解;一般转染方法和SLNPS-电穿孔复合转染分析SLNPS转染HL7702细胞的效率及稳定性,MTT试验分析SLNPS分别对肝细胞(HL7702细胞)和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的毒性。 结果:优化条件下的SLNPS在质量比20:1时能完全结合并能有效保护DNA不被血清降解,流式细胞分析证实SLNPS用一般转染方法转染HL7702细胞,其效率能稳定在20%~30%,而SLNPS-电穿孔复合转染虽效率高达60%以上,但与电转染对照无明显区别,MTT试验提示SLNPS对肝细胞毒性要低于脂质体,而Bel-7402细胞则可能会在SLNPS加入后3天左右增殖速度减慢。 结论:制备得到粒径65nm、分散均匀、表面电位+31.5my的氨基化修饰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能稳定携带人源基因载体进行基因转染,可作为基因转染的一种新材料与方法。
其他文献
在1998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对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提出了移动定位技术要求,以满足Enhanced-911安全服务。其中,基于网络定位方法的精度要求是100米(67%)和300米(95%),基于终
语种识别(Language Identification)的目的是判断所给语音片段所属语种,与说话人及说话内容无关的。随着“地球村”的日益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语种识别技术在提供多语种人
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也逐渐延伸到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多媒体应用在内的无线业务请求随之急剧增长。因此,如何为无线网络环境中不同数
摘要: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初中英语教与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英语教学设计,改革英语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活化英语教学内容,化解理解难度;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结构;运用信息技术将网络与英语教学整合,提供培养学生学习的资源库;初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时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
该论文对相互混频式微波收发信机的波道频率配置方案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波道频率配置方案,解决了相互混频式微波收发信机波道同国家无委会规定准波道之间的
本文研究了辅酶Q(coenzyme Q,CoQ)对大鼠再生肝细胞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为探究COQ对再生肝作用机制及线粒体在肝再生中的作用提供资料。 实验选用雌性Sprague-Dawley大
协作通信是指允许用户之间互相协助来将信息传输到信宿的这样一种系统或者技术。协作通信最基本的模型是包含信源节点,中继节点和信宿节点的三节点中继信道。信源节点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