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的身体思想及其审美意义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iiq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哲学传统中,由于受到身心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身体被认为是孤立的肉体,并且时刻处于与意识的紧张对峙之中。而克服身心二元论,妥善地安置身体也成为西方哲学家们必须要做的事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身体学说已经成为了西方学界的一门显学。随后,这一思潮也扩展到了国内。国内学者们纷纷以身体的角度切入,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了新的解读。人们逐渐发现,不同于西方哲学紧张的身心关系,中国传统思想中关于“身”的论述中本然地包含着身心一如的内涵。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身”思想进行梳理,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国古代庄子研究中对人主体性的挖掘,为我们研究庄子“身”思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近些年来西方哲学的身体研究转向也对我们研究庄子之“身”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国内学者们以回应和补充西方哲学的立场,在着眼庄子之身体内在结构探索的同时,也深入挖掘掩藏在其中的身心互动关系。最终庄子身心一体的身体观得到学者们普遍的肯认。本文基于被大多数学者普遍承认的庄子“形—气—神”的身体观框架,回归《庄子》文本,从庄子之身以及身体思维两个方面,探讨“身”在庄子思想中的位置和作用。一是从“道”的原初性和“气”的流动性两个角度,挖掘庄子思想中身的理论基础。二是从“形之外”“觉之内”两个层次,考察身体在庄子思想中的内涵。三是从人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理想与现世两个时空维度下的身物关系的不同表现以及解决之道。四是从审美的角度切入,阐明庄子建立在身体上的生命美学,反思庄子身体思想的内在价值。最后,对身体在庄子思想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总结和强调。
其他文献
从普通本科院校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出发,提出双语教学的层次模型,指出双语教学应该根据学校师资、学生外语水平和课程性质选择合适的双语教学模式。同时,结合课程考核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婴幼儿小肠闭锁及狭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2015年8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因呕吐、腹胀、排便障碍等消化道梗阻症状就诊临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毕业考试也在形式、命题内容、评价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题应突显“五性”,即基础性、衔接性、生活性、综合性和开放性。    一、基础性——凸显数学“双基”  小学毕业考试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关注学生是否经历探索知识或建构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及会运用。对基础的考查,要做到不任意拔高或降低要求,基础题一般占整个试卷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2013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男14例,女7例)SFT的CT表现,所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愈伤灵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00 mm×4.6mm,5 μm)色谱柱,乙腈-0.05%磷酸(V:V=19:8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nm,流速0.9mL/min
由于形与神的多样性,庄子在内篇中对人的形神关系也作出了相应地解释,主要包括神人之形与神的关系、畸人之形与神的关系以及道之视域下的形与神的关系,其中,神人之形神关系体
悬念,原指人们在欣赏戏剧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将悬念移植到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在焦急渴望的心理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知识。下面,就如何在一堂课的课始、课中、课尾设置“悬念”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课始巧设悬念,营造探究氛围    清代文人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文章开头应讲究落笔艺术,在新课的导入中也应如此。“导入”在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