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组织氧饱和度为目标的血流动力学的麻醉管理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x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全麻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下降,对血流动力学波动耐受性下降;术中的外科有创操作,术中血流动力学可发生剧烈的波动,手术和麻醉风险显著增加。因此术后发生麻醉手术相关并发症如高乳酸血症、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梗塞、恶心呕吐、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较高。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不能早期准确全面的反应老年患者组织灌注的变化。对于老年患者,肌肉组织氧和饱和度可能是更加敏感而合适的指标。监测区域组织氧饱和度的变化可以更早地发现患者外周组织低灌注状态,尽早进行有效的干预,从而更好的维持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全身氧供,改善微循环,维持充足有效的外周组织灌注和细胞氧合,进而更有效地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在行身麻醉行腰椎手术的老年患者人群中,研究以组织氧饱和度为目标的血流动力学管理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以组织氧饱和度为目标的血流动力学的麻醉管理对行腰椎手术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对象和方法拟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腰椎手术患者80例,年龄>65岁,ASA I~III级。信封法分为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治疗组(G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患者入室后监测前臂内侧肘横纹下3cm处组织氧饱和度(St O2),并记录基线值。静脉麻醉诱导并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G组患者中,麻醉医生按照预先制定的干预流程,维持St O2不低于70%或不低于基线值;C组患者中,麻醉医生根据常规模式进行术中麻醉管理。在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手术开始后2 h(T3)、手术结束前30 min(T4)五个时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以及St O2。在T1、T3、T4时点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酸碱度(p 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饱和度(SO2)、血糖浓度(Glu)、乳酸浓度(Lac)、血红蛋白浓度(Hb)、碳酸氢根浓度(HCO3-)、剩余碱(BE)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术后随访记录术后恶心呕吐、术后24h Qo R-15量表评分、术后急性肾损伤、住院时间和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1.G组患者术中晶体液总量、输血量、尿量均低于C组(P<0.05)。G组患者术后24h Qo R-15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G组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停留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ASA分级、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之间p H、PCO2、PO2、SO2、Glu、Lac、Hb、HCO3-、B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时间点相比,两组在T3和T4时的PCO2、Hb、Lac、HCO3-、BE均显著降低,PO2、Glu均显著升高(P<0.05)。T2-T4时C组MAP和CVP明显高于G组(P<0.05),各时间点HR、CI、SV和SVRI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T2-T4时C组St O2明显高于G组(P<0.05)结论1.在行腰椎手术的老年患者中,采用以组织氧饱和度为目标的血流动力学管理能够在保证充足区域组织灌注的情况下,避免液体超负荷,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2.以组织氧饱和度为目标的血流动力学管理在行大手术的高危患者人群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与目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相比,该类型疾病致死率较高,且更易留下后遗症,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是儿童患者中较为常见的CNS感染性疾病。据报道,细菌性脑膜炎病死率在5%~15%、致残率在15%~50%之间,且发展中国家儿童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显著高于发达国家。提高CNS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后遗症和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对流层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重要前体物,对环境效应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郑州市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也不断增加,因此对郑州市臭氧污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非常有必要,对其前体物VOC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进行研究也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了郑州市2013~2019年环境空气中大气污染物年际浓度数据分析近年来郑州
研究背景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涉及全球人民的身体健康,成为全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和第三大致残病因。另外,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各种外界环境的变化,全球脑卒中负担正在逐渐增加,使得脑卒中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或者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引起的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
基于状态评价的输变电电力设备运维策略应用是一种充分利用国内现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手段与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设备运行状态预测评价、风险评估的研究结果,以预防、预测为主的各种差异化设备运维管理策略组合实施,同时利用结构优化与合理整合设备生产经营计划,既能减少正常停电设备检修施工时间,又能增加非停电、针对性的设备维护效率,最大可能的保障、发挥输变电设备基本性能,提高输变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降
目的1.探讨压力控制的机械通气模式下压力参数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预后的相关性,确定目标驱动压、平台压,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死亡率。2.将驱动压、平台压与APACHEII评分、Lac水平、PEEP等联合进行比较,评估上述指标对压力控制通气模式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大小。方法1.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9例使用压力控制模式机械通气的ARDS
背景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复杂性精神障碍,是以显著且持久的兴趣减退、心境低落以及精力缺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精神疾病,包括一系列认知、情感和躯体症状,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抑郁症的躯体症状在抑郁症患者中非常常见,导致高误诊率及不恰当的治疗以及医疗资源浪费,与抑郁症严重程度、病程及预后密切相关。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中HPA轴紊乱
利用高应变动力试验法检测基桩的承载力和完整性的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实践证明,高应变动测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基桩检测的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且还能更好地保障桩基工程质量。CASE法作为高应变动测法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以行波理论为基础,通过一些近似假定来获得波动方程的闭合解。它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快速,缺点是只适用于不复杂的桩土条件,且依赖于检测人员的经验。CASE法有着不依赖于经验系数的承载力自动
能量桩是一种通过在桩基中埋设换热管的经济高效的节能技术,兼有换热和承重双重功能,可以利用浅层地热能来达到满足上部建筑物供暖和制冷需求的目的,也是一种典型地下能源结构。在制热和制冷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桩基和其周围土体会产生膨胀或者收缩,引起桩身应力以及桩土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桩基的承载性能。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能量桩的热响应方面,而关于温度循环作用下能量桩的结构响应研究相对较少。本文
目的:通过从小鼠血管纹中获得耳蜗血管周常驻巨噬细胞(PVMs)细胞系,建立氯化钴(CoCl2)模拟缺氧模型,研究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PVMs缺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出生10-15天的C57BL/6小鼠血管纹外植体在生长培养基中选择性培养获得原代PVMs细胞系并用流式细胞术对其进行纯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验证PVMs表型和基因型。用CoCl2建立缺氧模型
烯烃是化工生产所需重要原料,主要来源于石油催化裂解。由于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缺气”的国家,因此发展费托合成以煤制合成气(CO+H2)为原料直接制备烯烃(FTO)具有重要意义,关键是开发高催化活性及高烯烃选择性催化剂。本论文采用低温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种类的Fe基催化剂,考察了活性金属Co和助剂Mn含量对Fe基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合N2物理吸附(BET)、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