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缓解贫困——来自甘肃省10个样本村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sc2Xid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问题,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在中国,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贫困问题也是由来已久。在中国政府主导的扶贫开发背景下,经过20多年的努力,农村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有了很大进步。但目前,中国的扶贫开发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分布特征,由于贫困人口一般都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度低和社会服务水平差的地区,脱贫致富的难度大,而且刚刚脱离贫困的农村人口也很容易因突发原因返回到贫困状态,使得扶贫边际成本逐渐加大。与此同时,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兴起于70年代末的大规模农民流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对甘肃中部干旱地区10个样本村的调查资料,研究了劳动力流动在缓解农村贫困中的多重作用。   本文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贫困理论和劳动力流动研究的基础上,以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劳动力流动在缓解贫困中的多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在增加农户收入、减少绝对贫困发生率、提高流动者本人及后代的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现代农业要素的使用、缓解农村生态贫困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农村外出人口低龄化趋势以及农业从业人口高龄化、妇女化倾向对农村产生的影响因作者研究水平和数据资料的限制,本文难以作出定论,这是作者需要进一步关注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探讨劳动力流动与缓解贫困之间的互动机理,力图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有更深的认识,为今后我国的扶贫开发实践和农村劳动力流动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近些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平均贡献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贸易扩大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诸多益处,年平均出口增速达到31.4%。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输往世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创造性破坏的特征,新价值体系的不断确立伴随着既有价值体系的不断崩溃和瓦解。经济在创造性破坏过程中实现结构变迁和经济增长,而创
经济增长收敛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内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收敛机制可以简要概括如下:由于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在人均资本的增长率上,人均资本较少的经济体将高于人均资本较
本文讨论了牛仔服装消费者在购买中的决策、品牌意识和购买牛仔服时对有关指标的态度,对生产商的生产及销售商的销售具有参考价值。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sumer de
改革开以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以专业化生产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它们推动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我国集群内企业往往处于全球价值链末端,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幼儿园是知识的启蒙阶段,其教育对象为3~6岁的幼儿。这些幼儿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均处于发育初期,因此,幼儿园保育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的
期刊
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全球投资基金的主流形式,也是我国基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由于开放式基金特有的赎回制度,导致了开放式基金难以避免的流动性风险。我国开放式基金业发展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