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研究柱状螺纹融合器TFC/BAK、方形碳纤维融合器CFRP和垂直钛网融合器Harms Cage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改变。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12月间所采用后路椎间融合器植入附加椎弓根钉固定行单节段和两节段椎间融合术并具完整资料的118例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包括柱状螺纹融合器组(A组)42例(44节段),碳纤维融合器组(B组)62例(70节段),钛网融合器组(C组)14例(16节段)。对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融合器沉陷率以及融合率分别进行比较;根据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判断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加以比较;根据腰椎侧位X线片,分别测量三组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终末的手术节段前凸角、椎间高度和腰椎前凸角,对所测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随访终末发现A组9例、B组1例出现融合器向椎体内明显沉陷, A组融合器沉陷率显著高于B、C两组。三组随访终末的融合率、JOA评分好转率、ODI改善率和临床疗效优良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三组患者手术节段前凸角、椎间高度和腰椎前凸角,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 A组节段前凸角术后增加最少,与B、C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终末较术后有明显丢失,与B、C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术后手术节段平均椎间高度均显著增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组随访终末椎间高度较术后有明显降低,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腰椎前凸角,术前、术后和随访终末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三组术后均较术前增加(P<0.05),但螺纹融合器组术后增加值最少,和其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4.78,P<0.05)。结论三种椎间融合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均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方形碳纤维和垂直钛网椎间融合器在恢复和维持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和节段前凸角方面明显优于水平柱状螺纹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