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和观测结果对比表明:宇宙中绝大部分物质是不发光的,且这些物质无法使用光学观测方法观测。通过对引力透镜的研究可以得到透镜天体的引力场的物质分布情况。当前弱引力透镜研究的主流方法是宇宙剪切——由宇宙大尺度结构所引起的弱引力透镜现象,其精度主要取决于对星系形状的精确测量。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简称PSF)是一个描述点源(例如恒星)变成面源的函数,是天体物理研究必须考虑的问题。遥远天体发出的光在到达望远镜终端CCD的过程中,会受到大气抖动、大气湍流、大气视宁度(seeing)和望远镜自身扭曲等因素的影响,最终使得该遥远天体在CCD上的成像发生扭曲形变。通过寻找一个合适的PSF能够修正这些干扰因素对成像的影响,从而能够精确测量星系的椭率,进而提高宇宙剪切对宇宙学参数限定的精度。本文研究的数据源自加拿大天文数据中心(CADC)的CFHTLS(Canada-France-Hawaii Telescope Legacy Survey)深度巡天第六次释放r波段的D1、D2、D3和D4这4个天区最好视宁度25%的数据。本文以CFHTLS Deep巡天第二天区为例展开论述(简称D2-r-25)。通过对点扩散函数的修正改进来提高CFHTLS望远镜深度巡天星系成像椭率的测量精度。本文通过两种方法来提高点扩散函数(PSF)的修正改进:第一种PSF修正的方法是整体拟合,即以一个平方度天区的图片为单位进行整体的拟合,先对高质量恒星样本做PSF修正,然后将恒星的PSF拟合修正推广到星系的PSF拟合修正。第二种方法将一个平方度天区的图片按PSF图形情况手动分割成若干块(本文分割成4块),然后对每一小块天区采用低阶拟合。两种PSF拟合修正的区别在于:对整体拟合而言,可能某些地方出现过度拟合,某些地方出现拟合不够;对分割后每个子天区采用低阶拟合而言,能够更好的控制拟合函数的选取和拟合程度的控制等具体情况。通过比较这两种拟合结果,来确定CFHTLS Deep的PSF修正方式,并计算星系的剪切两点相关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