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债权与物权的区分——以德国法的学说史为中心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hao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德国法上债权与物权的区分。对财产权作这样一种区分,是德国潘德克顿法学家的创造,也是我国民法学界的通说。但我国学界对之所作的研究,基本上仅局限于民法总论著作中针对权利分类的寥寥数行论述;而目前在我国制订民法典的大背景下,这一区分学说则正在引起前所未有的关注与争议。  对此,本文认为,正确的评价必须建立在对评价对象的理解之上,而对评价对象的理解则有必要以某种历史的考察为其坐标:知其由来,方知其所以然。为此,本文对债权物权区分说的历史流变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在这种学说史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它的构成要素。  本文共分七章,以债权物权区分说的四个发展阶段为基本论述框架。  第一章是导言,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目标、意义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债权物权区分说的构成要素。可以看到,在债权与物权的区分之中,浓缩了支配权与请求权的区分、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区分、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的区分、客体的区分等四种元素;而其中后两种元素则又可以被第一种元素所吸收,从而处于隐性状态。  从第三章起开始分别论述债权物权区分说的四个发展阶段。  第三章处理债权物权区分说的第一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包括罗马法与日尔曼法两个部分。在这一阶段尚不存在债权与物权的区分,但对债权物权区分说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四章是债权物权区分说的第二个阶段,即对人权与对物权阶段,具体是指从罗马法的复兴到自然法学派终结为止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债权物权区分说是以对人权与对物权的区分这一形式出现的。  第五章详细论述了债权物权区分说的第三个阶段,即正式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以萨维尼为起点,而以《德国民法典》的颁布为正式完成的标志。对于债权物权区分说的形成,胡果、萨维尼等对债法与物权法的区分是决定性的。而邓恩伯格、贝克尔、温德夏特、索姆等潘德克顿法学家则也对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债权物权区分说的形成,主要基于这一时期潘德克顿法学家的创造,因此本文将之作为论述的重点。  第六章与第七章针对债权物权区分说在二十世纪的所受到的批判与发展。其中第六章主要论述了杜尔凯特、卡纳利斯等人所建立的“债权物权化理论”,除了介绍相关学者的观点之外,还对债权物权化的两个基本类型——即基于债务关系的支配权以及预告登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七章主要介绍了“第三人侵害债权理论”在二十世纪的演进及现状。
其他文献
对 6 0U74普通钢轨使用后的表面变形层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钢轨运行约 3a(年 )后 ,在其表面形成约 4 0~ 70 μm的白层 ,组织为过饱和碳的α Fe ,晶粒显著细化 ,
美国的对外安全援助(Foreign Security Assistance),既是美国外交政策和国防政策的一个有力工具,也是美国维系其联盟战略的传统手段和物质保障.对于那些与美国没有正式盟约关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全法制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机制从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的转轨,安全法制建设与时俱进,针
选用A ,B ,C和D四个炭 /炭复合材料试样进行抗氧化涂层厚度的光学测量研究。其中试样A和B孔隙度相同 ,均为 15 .85 % ,对其涂覆粒径分别为 1μm和 10 μm的B4 C涂层 ;试样C和
开放源码软件采用与传统商业软件截然不同的规则、理念和开发、盈利模式,对少数跨国企业在传统软件领域的垄断形成了巨大冲击。人们在关注开放源码软件发展的同时,也为其盈利模
一、安全监管rn1949年11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成立劳动部,李立三任部长.1950年5月劳动部成立劳动保护司,张维汉任第一任司长,章萍任第二任司长.各地方劳动部门设置了劳
综合多点试验,建立移栽油菜栽后有草或无草天数与油菜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了江苏省油菜田杂草的防治阈期.结果表明:油菜栽后有草天数(x)与油菜产量损失率(y)之间符
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文化建设事业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毕生关注革命文化事业,对文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付出了艰辛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比属殖民地刚果爆发了争取独立的运动。1960年6月30日,刚果宣布独立,此后,整个国家陷入了混战之中,分离主义势力和中央政府之间的斗争持续不断。在刚果总统和总
一、1949-1959年rn10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同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为政府施政方针.规定:“公私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