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地下岩体性质及赋存环境的复杂性,采场岩体失稳所造成的事故在矿山生产中占据了重要比率。分析采场及其围岩的稳定性能够开展岩体质量分级,划分采场危险等级区域,提出相应安全对策,从而确保矿山安全、高效和连续开采。本文依托“天承公司岩体稳定性分级及支护新技术研究”项目,以山东黄金天承矿业有限公司东季矿区开采为背景,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室内岩石物理力学试验、现场监测等手段,采用数值计算、计算机模拟等研究方法,对采场岩体质量及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确定了合理的支护技术,并通过监测岩层位移实现对危险区域采场的安全监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地质及工程环境调查,针对天承矿业公司展开地质力学调查;借助现有地质资料,查明此矿区区域内地质构造的分布特征等。提供详细的巷道或者采场岩体的几何特征分布信息,据此作为研究巷道或者采场岩体稳定性分级的第一手基础资料;2.应用工程地质力学调查数据,查明岩体节理分布的空间几何特征,依据岩块的强度反演岩体强度,对比分析各类岩体分级方法与岩体质量影响因素,确定了岩体质量评价指标;3.分别应用Q值分类系统及RMR分类系统,分别对天承矿业公司东季矿区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级,并对两种分级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分别针对不同稳定等级的围岩,建立相应的支护方式及其结构参数;4.通过理论计算、图解法以及数值计算方法,叠加岩体节理分布特征规律针对不同的岩体稳定性等级,提出相应的支护方法;据目前天承矿业公司巷道的支护形式以及地压显现形式进行现场调研,研发适合不同岩体稳定性的支护方法,提出锚杆支护的优化方案以及合理的结构参数;5.应用上述研究成果,应用巷道岩体结构数字信息,辨识巷道或采场围岩的岩体结构特征,基于岩石力学计算,分析巷道围岩的稳定性,针对岩体质量不稳定区域的采场,根据其岩体质量等级设计了不同的锚杆支护措施,并通过监测采场上覆岩层的位移沉降实现对采场的安全生产监控,确保矿山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