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自从有记录以来,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失和影响就从未间断。近年来,随着全球天气变化的不断加剧,极端气候及因其产生的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不断增加,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广泛性和损失严重性导致自然灾害成为全世界风险管理的普遍难题。一些发达国家应对自然灾害逐步构架完善了“公助”、“共助”和“自助”三位一体的应对体系,同时,快速发展的金融业和不断创新的金融产品使金融业参与风险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深。云南作为全国受灾严重的少数省份之一,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众多、山区面积较大等困难,而由于防灾应灾知识普及较差、民间组织参与度低、自然灾害风险分散机制欠缺和金融业不够发达等原因,导致财政资金成为云南省应对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的绝对主力。严重依赖财政资金,一方面对政府财政资金造成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依靠财政资金减灾救灾往往导致资金安排缺乏整体性、长期性和系统性。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财政依赖,减轻政府负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减灾救灾效率,丰富自然灾害风险分散机制,为灾后重建提供更为广泛的资金来源和资金保障。本文首先介绍了全球自然灾害分布特征及部分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经验做法,对我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灾情特点,特别是云南省自然灾害的时间分布、区域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其次,利用数学模型对云南省自然灾害损失分布进行了拟合测试,并重点对地震、地质灾害、洪涝、低温冷冻和雪灾的损失分布进行了研究,最后,针对目前云南省应对自然灾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从金融的视角提出了应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