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数延迟滤波器的TIADC数字后台校准算法设计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cyR8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电视、家庭影院、超带宽无线通信和高性能示波器等先进应用逐渐问世,应用的背后都离不开衔接模拟世界和数字世界的重要桥梁--模数转换器(ADC),并且新的应用对ADC速度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时间交织ADC(TIADC)可以在保持单片精度的同时,通过增加通道数来线性提高数据采集系统采样率,然而,实际中通道间存在的失调失配、增益失配和采样时间失配严重制约了整体采样系统的性能。因此,针对TIADC通道间失配的校准技术研究一直成为高性能ADC领域内的一大热点。本文对多通道TIADC系统的基本原理、通道间失配来源及对系统性能影响和现有失配校准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通道间失调、增益和采样时间失配问题的数字后台联合校准方案。首先,基于统计特性采用LMS迭代的自适应校准算法对失调和增益失配进行校准。其次,利用信号自相关和平均能量特性对采样时间失配进行估计;然后,将提取的采样时间失配估计值作为分数延迟滤波器的输入来进行失配补偿,这里本文提出两种基于分数延迟滤波器的采样时间失配补偿方法:一种为基于改进的内插重构分数延迟滤波器,其优势在于能以较低硬件开销实现失配补偿;另一种为基于改进的Farrow结构分数延迟滤波器,其优势在于权系数计算简单,可通过调整阶数来补偿不同精度的TIADC系统失配。最后,校准算法实现了对TIADC系统通道间失配的校准,有效地改善了TIADC系统性能。本文提出的校准算法适用于任意通道数目的TIADC系统通道间失配校准,首先,对多通道TIADC系统进行Matlab平台的行为级仿真,输入信号频率为0.41)时,经校准后TIADC系统SNDR和SFDR分别从34.0dB和39.4dB提高到48.8dB和68.6dB,TIADC系统整体动态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然后,对校准算法的关键数据通路进行RTL级功能仿真,校准后TIADC系统的SNDR和SFDR分别达到47.5dB和58.7dB。最后,把校准算法应用在四通道8-bit 1GS/s的TIADC系统上分别进行FPGA原型验证和ASIC实现,FPGA验证结果显示在输入信号频率为400MHz时,校准后TIADC系统SNDR和SFDR分别达到46.4dB和56.6dB,校准算法正确有效;同时基于TSMC 130nm工艺对校准算法进行ASIC物理设计并且最终生成数字版图。
其他文献
随着非易失性存储器件技术的进步,基于闪存的固态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固态盘读写性能处于DRAM内存和机械硬盘HDD之间,并且成本相对DRAM内存较低,因此它通常被部署为DRAM和HDD之间的大容量缓存。然而传统的缓存算法主要关注于缓存命中率的提高,而忽略了缓存的写入数据量,而固态盘有写入次数的限制,这将大大缩短固态盘作为缓存的使用寿命。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研究分析了实际的工作负载,发现有很多对缓存
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据氟康唑的药理学特性,试用口服氟康唑150mg/d,连续ZD治疗真菌性妇科炎症(外阴阴道炎)46例,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病人来源.46名病人均为鲁家峙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电脑的普及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网民年龄21~30岁之间的,约占总网民数的68.5%以上;网民文化结构在大专和本科以上的,约占总网民数的
围绕“确立建筑(中间)产品的商品性,划清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的界限,从而明确各方的职能和责任”这个命题层层深入剖析,从建筑商品和一般商品的区别和联系、共性和个性,到建筑商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