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危岩体在我国山区边坡普遍存在,此类地区多处于地震频发地带,地震作用下危岩体极易形成崩塌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危岩崩塌体的治理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主动加固技术因其具有主动性强、加固性能好的特点获得广泛应用。迄今为止,现有主动加固技术的发展局限性强,且地震作用下主动加固危岩崩塌体边坡的研究,大多以岩体边坡的动力响应为主要研究目标,鲜有针对支护结构在动力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展开研究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强震区滑坡崩塌灾害防治技术办法研究(No.2019YFC15097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岩体在我国山区边坡普遍存在,此类地区多处于地震频发地带,地震作用下危岩体极易形成崩塌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危岩崩塌体的治理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主动加固技术因其具有主动性强、加固性能好的特点获得广泛应用。迄今为止,现有主动加固技术的发展局限性强,且地震作用下主动加固危岩崩塌体边坡的研究,大多以岩体边坡的动力响应为主要研究目标,鲜有针对支护结构在动力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展开研究,限制了主动加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本文研发一种具有主动消能减震效果的新型消能复合框架,以此新型消能复合框架为研究对象,利用其与硬支撑加固结构进行对比,通过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对危岩崩塌体施加地震波,从而对地震作用下支护措施的动力响应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旨在揭示新型消能复合框架的加固优势,探究消能器的消能机理及耗能能力,说明消能器在减少支撑桩承力方面起到的效果。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现有主动支护危岩崩塌体加固技术的背景,研发三种新型消能复合框架,对每种新型消能复合框架的设计思路、消能原理进行详细介绍,经方案比选后,最终选择具有一级消能结构的新型消能复合框架作为有限元数值模拟中加固危岩崩塌体的支护措施。(2)与硬支撑加固结构相比,地震作用下新型消能复合框架的消能装置显著降低了支撑结构的反力,发挥了良好的消能减震作用。(3)与硬支撑加固结构相比,地震作用下新型消能复合框架的消能装置明显吸收了较多的地震能量,具有良好的耗能功效。(4)通过对比两种加固结构在同一地震波同一加速度幅值下的应力云图,发现新型消能复合框架的损伤主要出现在消能器的钢圈以及钢圈与端板的连接处,而连接件硬支撑加固结构的损伤主要出现在支撑柱的柱脚,新型消能复合框架明显优于硬支撑加固结构。
其他文献
列宁是20世纪最杰出的革命家之一,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此后,他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对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运用在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实践中,回答了在经济、文化水平较低的国家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创立了列宁自身的文化建设思想。通过对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和苏联开展文化建设经验的探究和思考,对我国
伴随着养猪业自动化与智能化需求的不断提高,融合人工智能的智能监测技术正成为新的应用方向,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着手开展了相关研究。由于传统养猪业中主要依靠人工观察来发现生猪异常,不仅耗时耗力,且受饲养员主观因素影响,准确性较差,同时人员的活动会引起生猪应激反应,不利于生猪健康成长。因此,将人工智能算法与智能监测技术相融合,替代传统的人工观察方式,实现对生猪的状态监测十分重要。针对此问题,本论文利用智能
一件乐器的声学品质直接决定了它发出的声音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的强大与否,而对于弦乐器而言,施加的弹拨力度又会直接决定了弦乐器发出的声音的声学品质,因此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受到演奏者们的重视。本文以传统乐器琵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对琵琶琴弦施加不同弹拨力度时,琵琶的四根琴弦的振动特性以及产生的声信号的声学品质。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通过总结已有的我国有关本土乐器的研究成果,并选择传统琵琶做为研究目标
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高效的成型特点和独特的焊接方式,使其在规模化、低成本化和高效修复及回收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炭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高度依赖于增强纤维和基体间的界面结构和性能。然而从高温炭化炉中出来的原炭纤维表面化学活性低、物理结合点少,且丝束缺乏抱合,难以满足界面构筑和后续加工的需要,因此,必须进一步处理。上浆法作为一种炭纤维表面处理技术,具有同时满足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和丝束可加工性的独特优势
机器学习是以统计学为基础的科学,它利用大数据从中学习并作出预测。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包括物理学在内的现代科学的特征。在物理学的不同领域中,数据分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如粒子物理实验、天文学观测、宇宙学、凝聚态物理、生物物理学和量子计算等都需要对模拟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量子信息学作为另一个新兴科学的代表,二者都有很大概率对我们未来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作为两个独立的基础研究领域,量子信息与机器学
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与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一直是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了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当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优化电池结构上,而减反射膜和钝化膜作为太阳能电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广泛的研究。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制备的氮化硅薄膜(SiNx)、氮氧化硅薄膜(SiOxNy)、氧化铝薄膜(AlOx)等很多薄膜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