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硅太阳能电池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及光电特性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与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一直是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了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当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优化电池结构上,而减反射膜和钝化膜作为太阳能电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广泛的研究。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制备的氮化硅薄膜(SiNx)、氮氧化硅薄膜(SiOxNy)、氧化铝薄膜(AlOx)等很多薄膜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中。对于目前的PERC(Passivated Emitter Rear Contact)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任何一种材料的单层或双层膜结构都不能完美的实现减反射和钝化效果。另外,在太阳能电池产业化生产中,各道技术相互影响制约,要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必须进行多道技术的匹配性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以提高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并实现产业化为目标,提出用等离子体的方法进行太阳能电池表面处理和多层薄膜制备来改善减反射和钝化效果的技术路线。在理论分析和软件模拟的基础上,优化等离子体参数,制备高性能的多层SiNx薄膜和AlOx/SiOxNy/SiNx叠层膜,并进行了电池制作技术和硅片质量的匹配研究,在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的同时实现产业化应用。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概述如下:首先,综述了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历史和产业化状况,以及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在晶硅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结合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着重阐述了太阳能电池的物理基础、光伏发电原理和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技术。介绍了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制备SiNx膜的方法,研究了 SiNx膜沉积之前等离子体预处理和双层膜之间的等离子体处理参数对硅片少子寿命和p-n结结构的影响,得出最佳的两者相结合的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等离子体处理对不同p-n结结构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特性的研究。研究发现经,等离子体处理后,方块电阻为90ohm/square的p-n结的电池转换效率最高为18.325%。通过改变扩散气体流量制备了相同方块电阻不同磷浓度分布的p-n结结构,发现等离子体处理后低表面磷浓度深结的p-n结结构能获得更高的电池转换效率,效率绝对值提高0.13%。但是,同时也发现这种p-n结结构会导致电池转换效率和开路电压分布更离散,这是因为低表面磷浓度深结结构与实验中的某些硅片质量不匹配导致的。然后,利用在线PL(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硅片质量分选设备,根据少子寿命、杂质浓度和缺陷浓度分成三种不同质量的硅片,研究了在等离子体处理后的p-n结结构与硅片质量的匹配关系。研究发现,低表面磷浓度深结虽然蓝光响应好,但是吸杂效果差,所以对少子寿命高的硅片可以提高0.08%的绝对转换效率,但是对杂质含量高的硅片降低了 0.44%的绝对效率,对缺陷浓度高的硅片没影响。针对高杂质含量的硅片,通过优化扩散技术用低温退火吸杂的方式可以将电池转化效率的绝对值提升0.28%,并具有更好的光致衰减特性。随着PERC电池的大规模量产,表面减反射和钝化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通过等离子体参数的优化,利用OPAL2软件模拟制备了三层和四层不同折射率和膜厚的SiNx膜,并制作成PERC电池进行了电性能方面的分析。模拟结果发现随着SiNx膜从双层增加到四层,膜的光吸收逐渐降低,进入硅基体的光从95.6%增加到97.5%。对应的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膜层的增加,电池的短路电流逐渐增加,三层膜和四层膜的短路电流相比双层膜分别提升27mA和31mA。这和模拟结果一致,是因为有更多的太阳光进入硅片产生电流。但是,双层膜由于靠近硅片表面的膜层折射率最高,钝化效果最好,所以开路电压最高。最终实验结果显示,四层SiNx膜得到22.15%的电池转换效率,比双层膜的绝对值高0.09%,针对年产能1GW的企业来说,量产后可带来大约454万元/年的经济收益。通过分析总结正面SiNx多层膜的成功制备经验,进行了背面叠层膜的研究。在现有AlOx/SiNx双层膜之间制备SiOxNy膜形成高性能的AlOx/SiOxNy/SiNx叠层膜。实验发现,SiOxNy膜可以有效的改善薄膜的均匀性和提高背面反射率,随着叠层膜总厚度从120.5nm增加到186.2nm,膜的均匀性逐渐变好,反射率从19.1%增加到25.3%,对应透过硅片的长波长的光可以更多的被反射回硅片体内产生电流。实验结果表明,AlOx/SiOxNy/SiNx叠层膜可以有效的提高膜的反射率和钝化效果,从而使PERC电池的转换效率达到22.42%,与AlOx/SiNx叠层膜相比,绝对值提升0.06%。对于一个年产能在1GW的企业来说,转换效率的提升可以带来大约268万元/年的经济收益增长。
其他文献
物联网、无人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用户和智能设备数量日益增长,导致频谱资源稀缺。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是解决频谱稀缺的方案之一,频谱感知作为CR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准确快速的检测到频谱空穴,从而充分利用频谱。由于机器学习算法具有主动学习和自动预测的优点,与认知无线电的CR用户自动感知外界环境信息的特点非常契合。将机器学习应用于频谱感知是
学位
列宁是20世纪最杰出的革命家之一,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此后,他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对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运用在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实践中,回答了在经济、文化水平较低的国家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创立了列宁自身的文化建设思想。通过对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和苏联开展文化建设经验的探究和思考,对我国
学位
伴随着养猪业自动化与智能化需求的不断提高,融合人工智能的智能监测技术正成为新的应用方向,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着手开展了相关研究。由于传统养猪业中主要依靠人工观察来发现生猪异常,不仅耗时耗力,且受饲养员主观因素影响,准确性较差,同时人员的活动会引起生猪应激反应,不利于生猪健康成长。因此,将人工智能算法与智能监测技术相融合,替代传统的人工观察方式,实现对生猪的状态监测十分重要。针对此问题,本论文利用智能
一件乐器的声学品质直接决定了它发出的声音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的强大与否,而对于弦乐器而言,施加的弹拨力度又会直接决定了弦乐器发出的声音的声学品质,因此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受到演奏者们的重视。本文以传统乐器琵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对琵琶琴弦施加不同弹拨力度时,琵琶的四根琴弦的振动特性以及产生的声信号的声学品质。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通过总结已有的我国有关本土乐器的研究成果,并选择传统琵琶做为研究目标
学位
学位
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高效的成型特点和独特的焊接方式,使其在规模化、低成本化和高效修复及回收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炭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高度依赖于增强纤维和基体间的界面结构和性能。然而从高温炭化炉中出来的原炭纤维表面化学活性低、物理结合点少,且丝束缺乏抱合,难以满足界面构筑和后续加工的需要,因此,必须进一步处理。上浆法作为一种炭纤维表面处理技术,具有同时满足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和丝束可加工性的独特优势
机器学习是以统计学为基础的科学,它利用大数据从中学习并作出预测。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包括物理学在内的现代科学的特征。在物理学的不同领域中,数据分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如粒子物理实验、天文学观测、宇宙学、凝聚态物理、生物物理学和量子计算等都需要对模拟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量子信息学作为另一个新兴科学的代表,二者都有很大概率对我们未来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作为两个独立的基础研究领域,量子信息与机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