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固关煎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取9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将所观察病例分成二组,即固关煎组、SASP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服用固关煎方,每次1袋,每天2次;对照组服用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2g/次,每天2次,一个月为一疗程,连续观察两个疗程统计结果。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肠镜像积分,分别进行安全}生观察(一般体检项目、血尿便三大常规化验、心肝肾功能检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疗效性观察(症状和体征观察、结肠镜粘膜镜像观察)。结果:1.治疗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8.8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2.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统计学分析,经t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单项临床症状改善有明显的作用,治疗后结果经统计学分析(t检验),差异均有不同程度的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腹泻、里急后重、腹痛等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但对脓血便、肠黏膜充血、糜烂、溃疡的改善经凇验,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比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总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结肠镜检总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积分降低,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结肠镜检总积分治疗后组间积分,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5>0.05),说明在改善肠黏膜方面与柳氮磺胺吡啶(SASP)作用相当。结论:固关煎通过调整机体功能,可改善局部环境,促进局部病变恢复,对溃疡性结肠炎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改善有良好效果,研究结果充分显示了固关煎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是防治UC的有效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