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咳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咳嗽、哮喘病,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全世界约有一亿五千万以上的咳喘患者。近二十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研究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治疗咳喘的化学药物有肾上腺受体激动剂、抗过敏药物、茶碱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等,但上述药物均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且长期使用会产生耐受性而使疗效下降。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毒性小、疗效稳定,且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综合治疗疾病,尤其适于慢性病的治疗。中成药紫茶颗粒是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收载品种,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寒性咳喘病人,对急性气管炎及小儿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但其制剂工艺尚存在不合理之处,并缺乏科学的定性定量质量标准,难以确保成品的疗效。因此,我们在紫茶颗粒原处方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研制成高效、速效、服用量小的治疗咳喘的现代中药新制剂,将会造福于广大咳喘患者。本研究根据各药材中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运用现代膜分离技术对经典处方紫茶颗粒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正交试验法,以紫花杜鹃中的槲皮素和矮地茶中的岩白菜素转移率为指标,筛选出处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h,进一步利用膜分离技术对提取液进行了纯化和精制;最佳预处理工艺为:选用脱乙酰度为95.6%的壳聚糖,配制成浓度为8 mg/mL醋酸溶液,室温加入提取液中,用量为原药材的0.744%;最佳精制工艺为:在超声场中通过10k的膜,温度为55℃,当透过液为上样液体积的80%时,加入截留液体积1.5倍量的水,顶洗三次,透过液再按上述工艺通过5k的膜,最后的透过液通过减压真空干燥得到精制物。通过初步的药效学实验浓氨水致咳法和酚红气管排出实验法验证了提取工艺的合理性,为其进行市场开发提供依据。对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TLC法对提取物中的槲皮素、岩白菜素进行了鉴别,并用HPLC对槲皮素、岩白菜素进行了含量测定,为制剂的内在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