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氮强化新型低合金耐磨铸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来源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j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恶劣的服役工况,自磨机、半自磨机衬板用耐磨铸钢必须具有较高的硬度与良好的冲击韧性,才能起到抗磨减磨的作用,达到提升整套装备服役寿命的目的。铬钼合金耐磨铸钢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广泛用于自磨机和半自磨机衬板,但是存在合金含量高,塑韧性较低和制造成本高等问题。本课题针对以上问题,以耐磨性良好,合金成分较为简单的ZG31Mn2Si低合金耐磨铸钢为基础,采用合金元素微调控与钒氮微合金强化相结合技术,开发了钒氮强化新型耐磨铸钢材料。结合模拟计算和实验研究,分析了碳含量对耐磨铸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钒含量对组织转变和碳氮化物析出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耐磨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构建了钒氮强化与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之间的关系。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试制及试用。与原产品相比,服役寿命有所提高,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为钒氮微合金强化技术在耐磨铸钢领域的研发积累了理论基础,为产业化提供了操作经验。结果表明:随C含量的增加,微观组织中板条马氏体减少,针状马氏体增多,材料硬度上升,冲击韧性下降。耐磨性先上升后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当C含量较低时材料硬度较低,塑韧性较高,磨损机理以塑性变形磨损为主。当C含量过高时,材料硬度较高,但塑韧性较差,磨损机理以脆性断裂磨损为主。C含量约为0.4 wt%时,试样的冲击韧性与硬度有着较好的匹配,磨损机理为微疲劳磨损,耐磨性最好。为进一步提高耐磨性,采用钒氮微合金强化技术,对C含量为0.4 wt%的低合金耐磨铸钢进行了性能优化。结果表明:V含量对冷却过程中M(C,N)的析出行为影响较大,随着V含量提高,M(C,N)起始析出温度和最大析出量均明显提高。V的加入,能够有效控制奥氏体晶粒长大。加热温度≥1100℃时,由于加热温度接近或超过M(C,N)在奥氏体中的溶解温度,会导致原奥氏体晶粒出现异常长大。研究试验钢的静态连续冷却转变过程发现V含量可影响马氏体转变临界冷速,V含量为0.069wt%时,临界冷速为10℃/s,当V含量升至0.186 wt%时,该临界冷速降至5℃/s。试样经热处理后,与未经钒氮强化的相比,硬度上升1.5 HRC左右,V型缺口冲击韧性上升10 J/cm~2左右。相对耐磨性提升9.5%~15%。揭示了钒氮强化作用机理。V含量的增加,促进了碳氮化物的析出,降低了C、N元素在马氏体中的固溶度,导致材料硬度下降,冲击韧性提升。300℃回火时出现了第一类回火脆性,但V含量的增加,促进了碳氮化物由短杆状向粒状转变,缓和了回火脆性。低温回火钢的冲击磨损实验表明基体中的纳米级碳氮化物起到了析出强化及阻碍微裂纹扩展的作用,促进了耐磨性提升。当回火温度较高时,原马氏体板条边界析出了尺寸较大的Fe3C颗粒,板条内部则析出尺寸较小的M(C,N)颗粒,两种析出物协同作用,有助于材料抵抗磨料的纵向嵌入及切向运动,从而提高了耐磨性。在具体工况应用中发现研发的新型耐磨铸钢与原铬钼钢衬板产品相比,耐磨性提高约15.7%,制造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
其他文献
高端轴承是保障高端装备平稳运行的关键零部件。课题组开发的纳米贝氏体轴承钢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轴承行业备受关注。轴承钢中的未溶渗碳体具有提高耐磨性,但降低疲劳寿命的两面性,对轴承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本文以课题组研发的GCr15Si1Mo纳米贝氏体轴承钢为对象,利用XRD、SEM、TEM等组织表征方法,拉伸、冲击、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等性能测试方法,系统地研究渗碳体细化、全溶对轴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
线材类产品具有优良的减震、储能、控制及紧压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核电、风电、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及仪器仪表等领域。随着社会进步和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高性能线材类产品的需求愈加旺盛,由此对线材类产品的成形精度提出更严格要求。目前国内线材类产品主要由中小型企业生产,其生产能力与研发能力比较薄弱,无法保障线材类产品的高精度成形,导致产品主要流向中低端市场。因此本文开展提升线材成形精度的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
文章通过2007—2019年市级层面宏观数据与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交叉匹配,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高铁开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影响,并研究了消费升级在此影响过程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提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并保持稳定持续性,同时,消费升级在此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增强了高铁开通的创新激励效应。高铁开通的创新激励效应以及消费升级的调节作用更多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
第一部分DWI在鉴别卵巢恶性肿瘤及盆腔复杂炎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局限性分析目的:探讨DWI及其ADC值对鉴别卵巢恶性肿瘤及复杂卵巢输卵管脓肿的价值及局限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镜或剖腹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5例卵巢恶性肿瘤及其34例卵巢输卵管脓肿(或卵巢脓肿)病人的常规MRI和DWI图像。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特征,常规磁共振上T1WI、T2WI信号特征和强化方式,病灶的形态结构,周围脂肪间隙,
近年来持续的低油价和日益升级的环保标准,使得油田压裂液的应用条件变得更加苛刻,低成本和环保要求成为现场应用的必要考虑因素。目前使用最多的三种压裂液为胍胶及其衍生物、乳液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由于胍胶所特有的廉价及低毒特性,使其成为油田最广泛应用的压裂液。尽管如此,胍胶的使用不可避免的对地层造成伤害。胍胶破胶返排后在地层的吸附是造成地层伤害的重要因素。其它两种常用压裂液均已有相应的定量测定方法,而只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垃圾数量快速增涨,而国内劳动力结构逐渐分化,老龄化趋势显现,传统人工垃圾收运模式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易导致二次污染等问题,亟需换代升级,而垃圾气力输送工程,具备自动化程度高、密闭式输送和多物料灵活输送等优点,将成为垃圾输送模式升级的优先选择对象。目前,垃圾气力输送技术被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所掌握并实现商业推广,而国内对此技术的基础性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垃圾气力输送
上皮性卵巢癌起源于一系列表观遗传和基因改变,这些变化促使原癌基因激活,抑制抑癌基因活性,导致疾病发生和进展。近20年来,肿瘤治疗不断发展,但是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于30%~40%,因此寻找和探究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关键靶点以及潜在靶向治疗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迄今为止,针对上皮性卵巢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中仍存在关键节点需要被进一步探索和考证。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鞘磷脂代谢物已经被证
人机接管作为自动驾驶汽车商用重要的一项技术难题,现已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研究难点。如何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考虑驾驶员的接管舒适性,从而在避免发生事故的同时兼顾自动驾驶汽车宜用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安全性、舒适性、测试场景边界获取、测试工具拟真度研究等方面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接管警示信号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套可拓展的典型场景下协同舒适性的人机接管安全性测试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针对生理指标量
自1983年提出建立世界性通讯社以来,新华社一直有着面向世界报道自己、重建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改革意向,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对外报道完成了从“内外一体”到“内外有别”的观念变革。进入21世纪以来,向世界报道自己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新闻潮流,西方媒介的主导地位已经让位给多种多样的媒介行动者和媒介产品的流动,然而信息流量的增长却并没有加深人与人的相互理解,人们从自我出发报道自己,进一步加重了世界的区隔。在
西宁市是青海省第一大城市,也是整个青藏高原上的最大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唐蕃古道”以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作为青海省会城市以及青藏高原重要的门户,2015年国务院批复确定其为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40年前,西宁市经济基础和城乡建设相对落后,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西宁市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