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技术创新在改造中国传统农业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前,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变化非常缓慢.农业生产力大幅度变化,发生在1900年左右,尤其是1949年以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制度与技术创新带来的生产要素对中国传统农业改造的结果,而这一改造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因此,研究20世纪制度与技术创新在改造中国传统农业中的作用,不仅于史学研究,而且对当前中国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都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取20世纪的种植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制度与技术创新角度出发,对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演变、各种生产要素如何引进中国农业生产领域及其在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作用做历史考察,通过分析制度与技术创新对中国传统农业改造产生的影响,力图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农业增长变化的原因及过程特征.该研究通过对中国传统农业改造的历史流变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制度与技术创新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与制度变迁和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制度和技术创新并不总是有效的,在生产要素的应用过程中,技术上可能的,并不一定经济上可行;经济上可行的,并不一定制度上可容.因此,在不同生产力水平和环境条件下,制度与技术创新带来的不同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影响迥异.品种改良技术是中国20世纪一直关注的焦点,也是对中国农业发展贡献最大的生产要素.1949年以前,由于制度创新缺乏,技术创新在农业中影响甚微.1949~1978年,政府作为技术选择主体,强制性集中发展机械化和水利化技术,但结果是水利化成就巨大,机械化进展有限,同时人民公社体制也带来了劳动效率的损失.1978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对于劳动力效率的激励有了很大改变,同时市场化的改革促进了生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从而加速了传统农业改造的进程,但也产生了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缺失的现象.因此,中国传统农业的改造必须制度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政府作为农业生产的宏观主体,应从公益的角度关注生产要素的供给;农户作为微观主体,则主要从经济效益出发来关注生产要素的应用.最后作者尝试对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做了几点思考.
其他文献
上海广方言馆是清末洋务运动中继京师同文馆成立之后的第二个官办的新式学堂.它最初拟名为"上海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学馆".后正式定名为"上海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同文馆",简称"上海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扁带赛事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扁带赛事发展的现状,主要包括:我国扁带赛事起步晚,但发展
学校管理是一门深奥的学科,从外部来说它是社会的缩影,从内部来说,管理不是纯粹的单一模式。仅靠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或者个人的才干实行管理倘时过境迁,经验老化,也难免出现局限
随着国民经济得快速发展,电梯在人们生活中日益普及,但伴随而来的电梯的巨大能耗问题,在不可再生能源短缺,全世界都在强调能量的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显得格外严峻。节能是未来电
配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起着连接电力生产和电力用户两方面的重要作用。如何对配电网络结构进行优化,选择最适当的配电网络运行方式,使配电网络运行在最佳状态,以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网损、均衡负荷和改善供电质量已成为配电网络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配网重构在配电系统自动化中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配电网重构作为改善配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方法,由于不需要增加额外投资,却能极大程度的提高配电网运行质量,因此
随着微机处理技术和局域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深入工业生产过程的各个领域,并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电站综合自动控制实现高度自动化、高度可靠性及可维护性为设计目的,根据太平哨水电站自身结构特点,借鉴国内外计算机监控系统和PLC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经验,制定本电站PLC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介绍了在水电厂微机监控系统的现地控制系统中,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机组顺序自动控制、有功和无功的负荷调整以及运
随着全国联网工程的建设,联络线上出现的弱阻尼低频振荡日益成为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问题。研究可控串补抑制互联系统功率振荡,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TCSC的有效输出是其影响系统稳定的基础,而目前工程上所采用的TCSC的阻尼控制器及信号选取方式经仿真表明在部分情况下却无法使其快速有效的输出,影响了TCSC的效果。本文针对目前工程上应用的TCSC的阻尼控制器及信号选取方式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是通信电源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虽然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发展很快,但不同企业生产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在实际的现场应用中却普遍存在着问题。如何
宗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的社会基层组织,它具有久远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中华文明是源远流长、璀璨厚重的农业文
铁路的快速发展,电气化铁路的大量投入运行,使得牵引供电系统调度的工作日显重要。牵引供电系统调度是牵引供电系统的指挥者,对于牵引供电系统的设备运行、故障处理起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