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并联机构的特性分析与运动控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并联技术的发展,并联机器人因其刚度大、精度高、承载能力强等优势逐渐被应用于传感器、车床、医疗器械、运动模拟器等多个领域。本文将其应用到仿生领域。针对现有仿生躯干结构相对简单、运动模式单一、仿生程度低等问题,从仿生角度学习和模仿生物躯干的结构、功能、机理,建立拥有多种运动模式的并联机构仿生躯干。本文主要对并联机构进行研究。对该仿生并联机构的机构学、运动学、动力学等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完成整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并实现了对仿生躯干多种运动模式的精确控制。首先研究并联机器人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与应用领域,分析当前并联机器人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确定本文研究内容。其次,以哺乳动物躯干为仿生原型,通过结构、功能和机理仿生,提出和建立一种能够实现动物躯干多种运动模式的并联结构躯干,进行运动学和静力学建模。然后,本文对刚性并联机构的特性进行分析:通过三维搜索法对并联机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基于运动学和静力学探究仿生并联机构的运动构型、运动空间、空间约束、受力均衡度等特性,且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同时对柔性并联机构的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对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出多维减振平台,并建立柔性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和连杆的动力学模型。分析整机在不同弹簧刚度下不同方向受力的动态性能,以验证其多维减振效果。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分析不同刚度下的缓冲幅频特性。探究不同位姿下的动态特性来分析柔性并联机构的变刚度特性。最后,搭建整机控制框架。对所需硬件进行选型,对各个功能进行模块化编程,对直流无刷电机进行调试和控制,搭建起整机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实现对并联机构的运动控制。通过动态响应实验、简单运动模式实验、复合运动模式实验和缓冲减振实验对并联机构多种运动模式的响应、控制精度以及在冲力下的减振缓冲效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该并联机构可以对动物躯干的上下弯曲、左右侧转以及轴向扭转等多种复合运动进行精确快速的控制。并验证了该机构拥有多维减振的效果。同时本文研究成果对其他并联机构的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磷酸铁锂成本低、安全性高、循环性能良好且高温性能稳定,为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首选正极材料。而磷酸铁是制备磷酸铁锂的重要前驱体。合成成本低且品质高的电池级磷酸铁新技术逐渐受到人们青睐。本文探索了多种磷酸铁制备工艺,分别以硫酸亚铁、铁粉铁红为铁源,以双氧水、空气为氧化剂,合成出结晶态的磷酸铁前驱体,表征了其结构形貌和物理化学性能。再将磷酸铁焙烧得到无水FePO4,将其与电池级Li2CO3、葡萄糖混合,倒入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谣言,选取民众的视角进行调查,理论基础为7W传播模式,旨在揭示民众谣言接受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民众生命安全的强烈需求、“重生恶死”的生命观,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性、严重性、不可控性、模糊性及特殊时间、事件节点等情境是谣言传播的前置条件.事件中民众的年轻化、高学历等特点、文本意义建构的选择性、媒介的多样性、强关系连接的再传播加强了谣言循环传播.同时,有关生命安全与防护、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等谣言更易引起民众的重点关注.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网络问卷和人物访谈的形式进行研究.问卷通过随机抽样方法,以某中医药大学为平台,进行网络投放.并通过分析问卷和访谈结果,对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和提出有效对策.共回收有效问卷57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9.14%.结果 显示,中医药类高校在校大学生对团属微信平台的关注度最高,达到94.26%;对团属新媒体平台的信任度(97.74%)和满意度(84.87%)较高;但使用频率仍较低,超56%的学生每周只使用1~2次甚至更低;互动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仅36.52%的大学生在团属新媒体平台发表过评
天然河砂的匮乏,导致机制砂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用机制砂取代天然砂作为混凝土的细集料已经势在必行。2019年11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倡导生产高品质砂石、推动砂石智能制造等明确要求,旨在引领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将砂石作为独立工业体系来发展。本文针对C30和C50这两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运用管式开裂试验
数字通信技术的普及引发了新的工作劳动形式——数字劳动,既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对数字劳动意识形态的探讨,而少有研究聚焦于旨在管理或赋能于生产的非生产性劳动.以微商为样本,基于参与式观察和与18名微商从业者或消费者的深度访谈,探究非生产性劳动的具体开展方式及形塑其形态的政治经济因素.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对非生产性劳动这一未被广泛讨论的劳动形式进行了祛蔽,并在探究非生产性劳动背后政治经济因素的同时,与数字劳动者的主体性进行了结合.
在充分掌握潮汐规律之后,南宋以后的浙江、福建沿海方志中出现了以“潮次”与“潮数”记载港湾及岛屿间距的现象.通过梳理和解读有关方志及海防图,笔者发现在福建首先出现以“潮次”划分潮区的现象,在浙江则用“潮数”来估算岛屿间的距离.本文将这种用潮汐时刻结合航海以估算海道距离的方式称作“潮程”.潮数可分解作半潮、一潮、二潮等,且潮数有潮数值,各潮数的数值差异较大.再将潮数与更数比较,发现两者之间虽计时方式不同,但都被用作海道的计程单位.不同的是,潮数用来注记近岸岛屿间距,更数则用来表述长距离的海道.
集体记忆由历史、文化、政治、当前社会环境以及个体经历等多因素共同“塑造”,同时也影响着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和群体意见.借助集体记忆理论研究舆情共振现象,可以为研究网络舆情共振现象的产生与防范提供新视角.结合集体记忆理论,分析舆情共振事件间的内在关联及舆情参与者的特征.通过集体记忆符号的塑造与唤醒来解释独立事件产生舆情共振的原因,将原生舆情事件所塑造的集体记忆解构为参与者符号与行为符号,通过高校留学生事件分析这两种记忆符号在后发舆情事件所发挥的作用.基于集体记忆功能主义观点,分析信息茧房与回音壁催生共享集体记
近年来,影视解说类短视频在短视频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但在现行的著作权法下,影视解说类短视频却引发了一系列的版权保护问题.著作权随着媒介发展不断扩张,而二次创作者权利保护法规却仍处于传统版权时代,制度发展失衡导致版权规制失灵;同时合理使用条款存在多方面缺失加大了司法部门判案难度,使二次创作与著作权之间矛盾愈发激烈.对此,应推广“线上宣传+线下观影”的新型合作模式,引导二次创作者从自身出发寻找版权新出路;兼顾二次创作者、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调整合理使用原则,可借鉴“四要素检验法”建立完善的综合评判制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以用户体验的蜂窝模型作为基础,构建“京喜”App用户体验的影响维度.依据“京喜”App用户体验的理论模型制作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在体验“京喜”App过程中的个人特征以及使用情况等内容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利用SPSS软件对用户体验与调查对象的个人特征进行定量研究,针对提高“京喜”App用户体验需求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人们的注意力逐渐从纸质阅读发生转移,同时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有声阅读App、有声读物与相关网站,有声阅读走进大众视野.有声阅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满足了新媒体时代人们碎片化获取信息的需求,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有声阅读受到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为了全面了解有声阅读的现状,对国内有关有声阅读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希望为今后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