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性碳纳米管与纤维蛋白原相互作用的荧光探测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kyh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对外界环境敏感的荧光特性而构建的无标签荧光探针和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使用的单壁碳纳米管几乎均为混合结构的单壁碳纳米管,除了具有荧光特性的半导体性碳纳米管外,还有可猝灭荧光的金属性碳纳米管。另外,不同手性碳纳米管之间的能量转移是否会干扰对生物分子的正常荧光探测,尚未验证。而且不同手性的碳纳米管的激发波长并不一致,只有用对应的共振激发波长获得的荧光响应的信噪比才会更高,从而更真实的反映碳纳米管与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程度。由于单一手性的单壁碳纳米管还具有左右手性镜像异构体,与同样具有手性的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时,其影响也应加以考虑。近期,一种双亲型的磷脂化聚乙二醇(DPPE-mPEG5000),只需经过简单的非共价修饰就能赋予单壁碳纳米管良好的分散性,又能构造出特异性识别蛋白的日冕相位点。因此,我们将利用它与碳纳米管构建的荧光探针,来具体研究碳纳米管的结构对生物大分子纤维蛋白原相互作用的影响。本文通过凝胶选择性吸附的方法分别富集了半导体型的碳纳米管和单一手性(6,5)的左右镜像异构体。利用超滤替换的方法,先将碳纳米管侧壁的分散剂替换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再替换为生物相容性的DPPE-mPEG5000。然后借助在共振激发条件下碳纳米管与不同浓度纤维蛋白原的荧光响应,利用Hill模型来分析两者间的相互作用程度。通过检测碳纳米管与纤维蛋白原混合溶液中纤维蛋白原的二级结构和碳纳米管的荧光响应,我们确认替换过程所得的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表面活性剂的移除程度已满足稳定的荧光探测要求。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DPPE-mPGE5000下替换的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与纤维蛋白原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1、随着替换过程中DPPE-mPGE5000的浓度增加,各种手性碳纳米管的起始荧光强度都先增加后减小,但与碳纳米管和纤维蛋白原的相互作用程度参数k等并不是线性关系。2、相对于手性角、最小C-C键曲率、还有半导体类型等结构参数,直径大小对碳纳米管与纤维蛋白原相互作用的影响更为显著:随着直径的减小,替换后的碳纳米管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能力增强,荧光可猝灭程度增加。小直径(6,5)对纤维蛋白原的荧光响应更为稳定。接下来,为了排除不同手性碳纳米管的比例不一致和碳纳米管间的能量转移的影响,我们研究了DPPE-mPEG5000包覆的单一手性(6,5)的镜像异构体与纤维蛋白原的相互作用,发现:1、调节替换过程中DPPE-mPEG5000的浓度,左右手性(6,5)与纤维蛋白原通过荧光响应表现出的结合能力都无统计学差异。2、进一步降低替换过程中的DPPE-mPEG5000的浓度(0.05 mg/ml),替换得到的碳纳米管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能力显著变弱,协同结合能力显著增加,荧光可猝灭程度显著减小。这不仅表明碳纳米管出现裸露表面,也说明碳纳米管荧光强度的下降是碳纳米管侧壁上的DPPE-mPEG5000构象发生转变导致的,而不是纤维蛋白原与碳纳米管的直接接触引起的。3、单一手性(6,5)碳纳米管相对于半导体性碳纳米管中的(6,5)展现的荧光可猝灭程度较低,但前者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能力较后者强。鉴于以上结论,我们认为DPPE-mPEG5000包裹的碳纳米管对纤维蛋白原的荧光响应是由于纤维蛋白原与DPPE-mPEG5000形成的识别位点结合后,纤维蛋白原改变了DPPE-mPEG5000在碳纳米管表面的构象,引起碳纳米管发光效率下降。通过选择合适浓度(0.25 mg/ml)的DPPE-mPEG5000替换得到的碳纳米管既保持良好的识别纤维蛋白原的能力,又能获得更好的信噪比。在排除镜像异构体对识别能力的影响后,选择单一手性结构(6,5)碳纳米管进行共振激发的荧光响应,能更真实反映与纤维蛋白原结合能力的强弱。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改善修饰条件,设计出更符合人体环境的生物荧光探针。
其他文献
电力系统中发生的各种扰动会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严重时将导致用户供电中断,甚至使整个系统崩溃,因此及时定位扰动源的位置有利于维护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而扰动定位准确与否与
本论文主要工作是通过铺铀掺杂YAG,合成具有一定透过率的闪烁透明陶瓷材料,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单掺铀的Y3Al5012陶瓷,掺杂铀离子取代部分Y3+在晶格中的位置。通
最小延时问题是旅行商问题的变体,目的是求解路线中所有客户的累计等待时间,最小延时问题相比于旅行商问题更难以解决。目前的求解方法,只能在客户数量较小时具有较高的性能,
目的: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DR)对电离辐射、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和过氧化氢等极端环境因素的冲击有强大抵抗力,课题组前期结果表明耐辐射奇球菌pprM/ppr
播散性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经血行播散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肺、脑等多器官感染的深部真菌病。因该病发病率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不易发现,误诊率高。本文报道
会议
数学信息检索(Mathematical Information Retrieval,MIR)以数学表达式为通用语言应用于科技信息领域,是信息检索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由于数学表达式的二维结构特性,要实现性能较高、能够得到实际应用的MIR系统,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本文针对目前多数MIR中对数学查询表达式和候选包含数学表达式的文档集合的匹配大部分是以数学表达式为主,却忽略了数学表达式上下文中所包含
未来社会是大数据的时代,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了大数据发展工作。贵州省是我国首个大数据综合实验区,2016年9月,探索建立了贵州检察大
目的:观察MTH1小分子抑制剂TH287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用不同浓度MTH1抑制剂TH287处理胃癌细胞。采用CCK-8法和
ZnO被视为极具潜力的第三代直接宽带隙II-VI族半导体材料,在光学、电学等方面具备独特的性质,同时它的性能显著地依赖于其形貌和结构,其丰富的形态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在纳米机
本研究采用抑草圈方法,以稗草为受体,在大田环境下对132个水稻品种进行抑草能力筛选,测定水稻、稗草的生理生化指标,并探讨水稻和稗草生理生化指标及与稗草抑制率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