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群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最具有活力的区域,在国家甚至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与城市群相关的问题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规模巨大,且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环境下,城市群的发展也是大相径庭的。中部城市群地处内陆腹地,承接南北、贯通东西,2016年人口达到了1.81亿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9153.46亿元,占中部六省的61.72%,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已经成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特别是以2004-2005年为转折点,制造业空间分布发生逆转性的变化,中部开始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城市群迅速崛起。此外,对于我国来说,受到行政边界的影响,城市群内部的一体化发展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难以实现联动发展,中部城市群城市均在一省省域辖区范围内,具备实现一体化的便利条件,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中部城市群进行研究,能够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思路,也可以给内陆和发展中国家城市群提供重要的经验。同时,本文认为城市群形成发展过程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自组织过程,又是地方政府竞争基础上制度变迁的他组织过程,不仅要从空间结构形式层面对城市群经济进行理解,而且要从经济联系层面,特别是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来理解城市群经济,探索城市群城市间的经济协作的路径。因此,本文研究主要涉及两条主线。第一,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首先,对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的文献进行评述,为本文的研究进行理论和方法上的准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发现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和城市群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并不一致,本文基于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的研究,认为对于处在发展阶段的中部城市群来说,集聚和单中心的空间结构是有利于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效应归结为集聚收益和集聚成本对要素流动产生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确定方向。其次,对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量化和比较,从人口和产业两个维度,对城市群的集聚程度以及单中心-多中心程度进行了量化,经过比较分析发现中部城市群从集聚-分散的角度来看呈现出分散的特征,从单中心-多中心的角度来看呈现出多中心的特征,且首位城市聚集人口和产业的能力差、城市等级低。此外,中部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差异较大,其中太原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分布较为集中,其余三个城市群产业较为分散。最后,对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选取城市群集聚程度和城市群单中心程度两个指标作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代理变量,将其放到城市群增长模型中,据此得出了与本文猜想相一致的结论:集聚和单中心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对中部城市群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意义。第二,中部城市群经济联系。首先,对城市群经济联系与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关系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现对城市群内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实证研究还相对薄弱,对其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的更是凤毛麟角。基于此,本文对城市群经济联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共享基础设施,二是共享市场,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以往研究方法的比较和分析,采用引力模型对中部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测度,并对中部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比较,基本的结论是:中部城市群城市布局较为紧凑,经济联系较为紧密,这为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很好的条件。最后,对城市群经济联系与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采用城市群平均联系强度和全局联系强度两个指标作为城市群经济联系的代理变量,得出结论:密切的经济联系对城市群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这与网络分析范式下强调的城市的连通性和城市体系中存在网络外部性观点相一致,这证实了集聚经济的好处可以通过城市之间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而在多个城市之间得到共享。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议:提升中部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建立城市群区域城市联动机制,促进区域城市协调发展;加快产业市场整合,打造中国中部制造业中心;优化城镇化政策,促进人口和产业的协同发展。本文主要的创新在于:第一,丰富了城市群研究的内涵,国内对城市群的研究多集中在发展较快的东部城市群,中部地区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区域,中部地区城镇化问题是我国城镇化问题的一个缩影,本文针对中部城市群这样典型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丰富了城市群研究的内涵,为中部和发展中国家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思路。第二,以往的研究多倾向于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的演变规律以及区域内城市间经济联系网络进行研究,较少探讨城市群空间结构及经济联系特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尝试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运用位序规模指数和首位指数等指标分别从集聚-分散的角度和单中心-多中心的角度测算了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另一方面运用引力模型对中部城市群城市之间经济联系进行测度,并将其作为整体加入到实证模型中,检验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经济联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得出结论集聚的正外部性在中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这种正外部性可以通过城市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得到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