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胁迫下水稻植株的代谢响应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l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保障作物增产增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农药的不规范使用也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农产品残留超标等隐患。过量使用农药,一方面可能导致在农产品残留,通过食物链传递对动物和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理毒性,另一方面,也可造成大量农药沉积于土壤环境中,影响土壤生物多样性,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还可能对目标作物或者后茬种植作物生长造成影响。全面了解农药使用后的残留及植物的响应规律,对制定合理使用策略,降低农药带来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选取生产中常用的一种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和水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研究,首先通过采用水培试验,探明了戊唑醇及其他两种三唑类杀菌剂(三唑酮和氟环唑)在水稻植株中的分布规律、共质体和质外体传导途径及亚细胞分布,初步揭示三唑类杀菌剂的水稻吸收累积规律和跨膜运输机理;研究了戊唑醇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并通过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了戊唑醇在水稻植株中的代谢通路;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高浓度施用戊唑醇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并结合代谢组学分析揭示戊唑醇影响水稻籽粒品质的机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生长后期不同模式组合用药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在稻米中的残留安全性,为后期安全用药提供指导。通过四个方面的研究证明了戊唑醇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为农药的科学使用提供了依据。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戊唑醇、三唑酮和氟环唑三种三唑类农药在水稻植株中的吸收转运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水稻植株可以通过根系吸收三唑类农药,并转运至地上部分(茎叶)。水稻植株对三种杀菌剂的吸收转运受其化学质性质影响,疏水性较强的氟环唑主要吸附于水稻根部,而亲水性较强的三唑酮和戊唑醇易于在茎叶中积累。三种农药在水稻根系和土壤中的根富集因子(RCF)分别为:氟环唑(4.37)>戊唑醇(3.08)>三唑酮(1.28),转移因子(TF)分别为:三唑酮(0.38)>戊唑醇(0.18)>氟环唑(0.15)。三种三唑类农药都具有良好的跨膜运输能力,共质体和质外体途径都可能参与水稻对三唑类农药的吸收和转运,三唑酮、戊唑醇和氟环唑在水稻共质体和外质体中的比例分别为15~33%、6~31%、7~37%和67~85%、69~94%、63~93%。三种农药在共质体中的分布大于在质外体中的分布。三种农药的亚细胞分布受其化学性质和植物组织脂质含量的影响,疏水性越强的农药越容易集中在脂质含量较高的组织中,难以转移,氟环唑在细胞壁中的富集比例高达45~77%,三唑酮的为41~54%。三种农药在水稻细胞可溶性组分中富集比例分别为为三唑酮(24~29%)、戊唑醇(14~26%)和氟环唑(11~21%)。戊唑醇在水稻细胞跨膜运输的过程中,水通道和钾离子通道在其转运的过程中有重要的辅助转运功能,戊唑醇的跨膜运输也是一种需要消耗能量的主动运输方式,水通道蛋白抑制剂(Hg Cl2 10μM)、钾离子通道蛋白抑制剂(TEAC 5 m M)和代谢抑制剂(Na3VO41 m M)均可抑制戊唑醇在茎叶中的累积,积累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65%、34%和44%。(2)采用水培实验,研究了水稻幼苗对戊唑醇胁迫响应与代谢解毒。结果表明:从0.1 mg/kg-50 mg/kg的戊唑醇能够显著抑制苗期水稻的生长,植株鲜重和茎叶、根的长度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这些生长指标收到的抑制效果都呈现浓度依赖性,在50 mg/kg的戊唑醇胁迫下,水稻鲜重显著降低了39%;茎叶长显著降低了42%;根长显著降低了46%。。戊唑醇胁迫会使水稻中丙二醛含量增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造成了一定的氧化胁迫。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戊唑醇胁迫下,基因的差异变化主要发生在细胞代谢、生物调控和胁迫刺激的反应等进程中。这些生物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中和细胞膜上,从分子功能方面来看,主要涉及轭合、生物催化等。K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发生于代谢通路、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植物MAPK信号通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谷胱甘肽代和植物-病原互作等。说明在水稻中造成胁迫破的同时存在代解毒过程。筛选了24个与戊唑醇代谢相关的基因,主要属于P450酶家族、糖基转移酶(GTs)家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家族(GSTs),这些酶系基因的显著上调提升可能参与戊唑醇的代谢和解毒。通过LC-QTOF/MS在水稻中检测并鉴定了19个戊唑醇可能的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主要是由P450酶系家族催转化,糖基转移酶(GTs)家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家族(GSTs)催化轭合而成。综合转录组和代谢组数据,推测了戊唑醇在水稻中可能的代谢解毒路径为:戊唑醇母体经P450酶的催化,发生羟基化、去饱和、脱甲基等代谢反应,转化成7个Ⅰ相代谢产物;母体和7个Ⅰ相代谢产物继续发生硫醇共轭与糖基化形成11个Ⅱ相代谢物。(3)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施用戊唑醇对水稻精米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推荐浓度施用戊唑醇,精米中戊唑醇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对稻米品质无显著影响;3倍推荐剂量施用,抽穗期浓度最高为31.12μg/kg,灌浆期浓度有所下降(28.09μg/kg),但可影响精米中蛋白质、直链淀粉和氨基酸积累。灌浆期喷施3倍推荐浓度戊唑醇,精米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拔节、抽穗期和灌浆期使用3倍推荐浓度时,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水稻籽粒代谢组学分析表明,戊唑醇对水稻氨基酸相关代谢途径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水稻蛋白质积累的减少和水稻植株对逆境的应激反应密切相关。水稻泛酸含量的增加表明水稻植株的糖酵解途径受到影响,淀粉和蔗糖的消耗增加,导致水稻直链淀粉积累受到抑制。水稻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和磷胆碱含量的降低表明,水稻植株受到戊唑醇暴露的影响,在干旱胁迫下也产生了类似的影响。营养生长期过量使用戊唑醇对籽粒品质影响不大,而生殖生长期过量使用戊唑醇对籽粒品质影响较大。(4)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戊唑醇等6种农药按不同模式和不同时期组合用药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种植环境中的残留安全性。结果表明,6种农药17个组合用药,植株、土壤、稻谷、稻米和稻桩中均可检测出残留农药,水稻植株和稻桩中残留农药量远高于土壤和稻米中的浓度,稻米中的农药残留均低于国家标准限量。综合农药残留安全性和稻瘟病防效结果,9%吡唑醚菌酯CS、75%三环唑WP和43%戊唑醇SC对稻瘟病表现较为优秀的防治效果,且具有降解速度快、低残留的优点,推荐在水稻中使用防治稻瘟病。水稻在破口期用药比在齐穗期用药防治效果更佳,说明稻瘟病从破口期开始剧烈发病,两个时期同时用药对稻瘟病的防效更佳。两个品种的水稻对稻瘟病展现出了不同的抗性。在相同的农药喷施条件下,南粳晶谷相对比沪软1212发病更轻,更适宜在江苏镇江地区种植。
其他文献
本论文阐述了对依波加明类单萜吲哚生物碱(+)-Tabertinggine的不对称合成及以其作为关键中间体对依波加明类单萜吲哚生物碱的集群合成研究。该论文总共包括三章:第一章Pictet-Spengler反应在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综述)简要阐述了Pictet-Spengler反应在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充分展示了PictetSpengler反应在构筑生物碱骨架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章依波加明类单萜吲哚生物
<正>整本书阅读系列吴欣歆李怀源舒芳等主编平装16开读完名著、读懂名著、爱上名著的方法"整本书阅读"丛书高度落实核心素养要求,为小学到高中的师生提供整本书阅读教与学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每本书均关注一本阅读名著,通过作品概观、整体梳理和深入探究三大部分,展示名著的版本流变、跨媒介阅读、文学地位、各层级阅读任务单和拓展阅读。教师上课直接用,学生课后直接学。
期刊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不仅继承了传统燃油车动力性强、巡航里程高等特点,还能够基于高效的动力耦合机构将不同的动力合理地耦合和分解,根据行驶工况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混联式HEV将传统的变速箱替换为名为“E-CVT”的行星齿轮耦合机构,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可以通过动力耦合机构实现分流或者汇合,动力耦合系统已逐步成为目前HEV研
在我国西北干旱区分布着大量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社会、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土遗址,其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破坏作用下劣化极为严重。掏蚀是土遗址破坏最具威胁性的病害之一,易溶盐、携沙风、降水等诸多因素是掏蚀发展的重要诱因。目前,夯筑支顶或土坯砌补辅以锚固灌浆等治理措施已经成为修复遗址墙体底部掏蚀病害的常用方法。但是,掏蚀病害经上述方法修复之后,其可能在短期内复发。因此,深入探索有效抑制掏蚀病害复发的科学
润滑油被誉为发动机的“血液”,是影响发动机机械效率、可靠性和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排放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发动机高效节能、近零排放以及低油耗的迫切需求对润滑油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低灰分、低硫磷、低粘度、长换油周期、降摩减磨性能等。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添加剂被应用到工业润滑领域,因其具有优异的降摩减磨功效,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发动机复杂多变且极其恶劣的工况对纳
敲出反应是研究原子核结构,特别是不稳定核结构的重要实验手段之一。在中低能区(~80 Me V/u),系统的单核子敲出反应研究显示,反应截面的实验值-理论值之比Rs与同位旋不对称度ΔS之间存在强关联,尤其对于深束缚核子敲出,Rs值远远小于1。这一理论与实验的分歧,往往被认为是核结构模型存在未考虑的剩余相互作用所致。也有研究指出,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Glauber模型在中低能区不再适用所致。因此有必要在
适应和进化是生命活动永恒的主题,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源泉。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在适应中如何进化,自拉马克时期以来一直是生物学家甚至整个人类关注的重要问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与赖以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合,其中生物分子层面的适应是一切适应的基础。昆虫作为动物中最先进化出飞行能力的类群,其卓越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其多样性为动物各类群之最,且其踪迹可发现于地球各种生境。因此,昆虫飞行能
东北自古即为中国领土。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后,东北作为“龙兴之地”,受到清廷的特别保护,明令禁止关内民众进入,导致东北边防空虚。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通过《瑷珲条约》与《北京条约》,攫取中国东北10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部分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如何保住这片土地。因此,1860年可以看作是国人认知东北的一大转折点。针对东北的疆土危机,清政府众多官吏主张在东北实施移民实边政策,不过此政策并未真正落实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础单元,是透视社会的窗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单位制为组织载体的城市社会整合机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由此出现了社会“去组织化”现象。这主要表现为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呈现出社会的碎片化、原子化特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如何应对日益分化的社会,如何将社会“原子化个体”整合起来,成为其在新世纪面临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为此,研究城市社区治理
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制度治党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举措,对此,我们可以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和实践维度等方面进行认识逻辑上的深入探析。从认识逻辑看,提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和战略举措,在谁来完善制度规范体系、完善什么样的制度规范体系的问题上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在完善制度规范体系的价值遵循和经验总结的问题上实现了价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