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同指名词内在语义成分差异性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ore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词具有指称性,特定的名词指称特定的事物。我们在此把英汉两种语言中指称同一事物的名词称为“同指名词”。然而,尽管英汉两种语言中,在绝大多情况下均能找到指称同一事物的对应名词,即在英汉语中一般能找到指称同一事物的相应名词,但其内在的语义成分是否真正对应,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如英语的“mobile telephone”与汉语的“手机”是同指名词,指称同一事物,凡学过英语的中国人,若一看见“mobile telephone”一词,可能就会不加思索地说,英语的“mobile telephone”就是对应于汉语普通话中的“手机”。但是,若稍作细究,我们便不难发现,两者的内在语义成分却存在巨大差异,“mobile telephone”是由三个语义成分组成:“mobile+tele+phone”,意指“可以移动的远程声音”,而“手机”则由两个语义成分组成:“手+机”,意指“手中的机器”。由此可见,“mobile telephone”与“手机”尽管同指,但就内在语义成分而言,两者并不真正对应。英汉名词虽同指但内在成分语义却不同这一语际差异现象,以往在学界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至今鲜有相关成果面世。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洪堡特语言世界观为视野,借助于词内语义成分分析法,对英汉交通类、通讯类以及科技类多语素同指名词进行较为深入的内在语义成分分析。上述英汉各类同指名词虽然指称同一事物,但彼此在内在语义成分上却存有殊异。本研究试图就这一语际差异现象进行详细解读,以期窥测藏匿于这一语言现象之下的深层根由。经考察,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首先,英汉构词方式呈现巨大差异,英语习惯原子构词,即英语的词汇就像一个个原子,而汉语常常是“属加种差构词”,即“定中构词法”。第二,英汉同指名词内在语义成分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多半与人类的认知撇不开关系。也就是说,英汉两个民族对于同指名词的聚焦点不尽相同。两者借用隐转喻手段分别凸显了事物的不同方面。最后,这种差异性可归结于英汉民族思维方式有别,世界观各异。英民族偏向个体思维,而汉民族侧重整体思维。英民族看重理性思维,汉民族注重悟性思维。这种差异性实则属于双方各自的世界观在语言中的不同映射。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认知语言学家Talmy(2000)根据移动事件词汇化模式的不同把世界上的语言类型主要分为两种:“附加语构架语(satellite-framed Languages)”和“动词构架语(Verb-framed
青岛地铁连续发生安全事故和质量举报事件的调查正在继续。据新华社7月11日报道,青岛市已成立专门调查组,认真依法查处地铁相关问题,青岛地铁1号线公司总经理已被停职;全面排
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国有书店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不但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而且成为国有书店赖以生存、发展的良方妙药。多种经营的项目已从单一的文具
大面积烧伤引起组织破坏加速,体液、蛋白质和能量持续丢失。烧伤后分解代谢增强,代谢率增加为正常的1/2—2倍,可持续数周之久。大面积烧伤病人若各种营养素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补充
应用模糊线性规划方法综合考虑了影响资本结构的资本成本、企业价值、财务风险、企业治理结构等相关因素,建立了资本结构优化的模糊线性规划方法,并说明了这种模糊线性规划的
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原文为赫德里克史密斯所著的《谁偷走了美国梦》(Who Stole the American Dream?)中的第五,六,七章,主要介绍美国梦如何逐渐变得遥不可及。书中将中
《在课堂上使用社交媒体》这本书的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介绍了社交网络和播客。本翻译报告以此为基础,对整个翻译实践过程进行了总结。实践报告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