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跷脉穴位治疗慢性失眠的系统评价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ivan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针刺跷脉穴位治疗慢性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为针刺跷脉穴位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运用提供证据,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指出方向和思路。方法:制定严格的文献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全面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并通过百度学术进行补充检索。纳入的研究以临床有效率为主要结局指标,各项睡眠参数和失眠评分量表为次要结局指标,对针刺跷脉穴位治疗慢性失眠的疗效进行评价。根据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在线评估工具”(GRADE pro GDT)对最终纳入的研究进行证据质量评定,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果:通过严格的筛选,最终纳入13篇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均为中文临床试验),共涉及1109例受试者。此13个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随机序列产生方法未完善;未对分配方案实施隐藏;未使用盲法的试验较多;未提及样本量的估计过程;未描述患者退组与脱失的情况,大多数未进行意向性分析;极少数临床研究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随访情况进行报道等几个方面。纳入文献经数据提取后,进行Meta分析或描述性分析。(1)临床有效率:针刺跷脉优于安眠类西药(Peto OR=3.67,95%CI[2.50,5.38]);针刺跷脉比假针刺更有优越性(Peto OR=5.37,95%CI[2.24,12.83]);(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总分:针刺跷脉优于安眠类西药(MD=-2.65,95%CI[-3.58,-1.72]),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总体趋势一致;针刺跷脉优于假针刺(MD=-2.82,95%CI[-3.88,-1.77]);(3)睡眠相关影响因素:针刺跷脉对慢性失眠患者改善睡眠障碍(SMD=-0.66,95%CI[-0.93,-0.40])、日间功能障碍(SMD=-0.88,95%CI[-1.15,-0.61])两个方面的效果优于安眠类西药组,敏感性分析与meta分析结果一致;然而目前证据无法证明针刺跷脉对睡眠效率(SMD=-0.21,95%CI[-0.46,-0.05])、入睡时间(SMD=-0.27,95%CI[-1.08,0.54])、睡眠质量(SMD=-0.80,95%CI[-1.07,-0.53])、睡眠时间(SMD=-0.21,95%CI[-0.46,-0.05])是否具有优势;无法证实针刺跷脉组比假针刺组是否更有优势;(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方面:针刺跷脉在改善HAMD抑郁量表总分上与假针刺相比具有优越性(MD=-6.68,95%CI[-9.29,-4.07]);(5)睡眠参数方面:针刺跷脉在改善平均睡眠潜伏期(MSL)时间长度(SMD=-2.06,95%CI[-2.69,-1.43])、快速眼动期(REM)(SMD=2.81,95%CI[2.09,3.53])方面上与安眠类西药相比具有优势;但无法证明针刺跷脉在影响睡眠潜伏期(SOL)、觉醒次数(NWAK)、入睡后清醒时间(WASO)方面比安眠类西药有更好的作用。(6)安全性评估方面:无法证明针刺跷脉在改善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安眠类西药(RR=0.60,95%CI[0.15,2.44])。结论:目前研究证据表明,针刺跷脉穴位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试验质量较低,存在许多方法学缺陷,尤其很多试验实际并未做到随机分组和盲法准确设置。在临床有效率方面,不能得出针刺跷脉比安眠类西药、假针刺更好的结论;而在PSQI总分方面,针刺跷脉比安眠类西药、假针刺更好;在对睡眠因素的影响中,针刺跷脉对入睡时间、改善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方面有优势,而对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总时间则不能证实是否有优势,并且由于现有证据质量较低,这个结果需要谨慎对待;在改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方面,针刺跷脉比假针刺更好;在改善睡眠参数方面,针刺跷脉在改善平均睡眠潜伏时间长度、快速眼动期方面上具有优势,但无法证明针刺跷脉在改善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入睡清醒时间方面无法证实是否有优势,该结论应审慎对待。本系统评价结论的可信度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可能会被改变,下一步研究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明确针刺跷脉穴位治疗慢性失眠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体育课大都是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物质上、从心理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关键词:体育课 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
摘要: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本文就学前教育舞蹈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就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的学生教学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他们的舞蹈素养。  关键词: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幼儿舞蹈 教学对策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它溶汇了文学、音乐、美术和戏剧等因素,唯物主义者认为,舞蹈艺术也是劳动劬造的,舞蹈产生予劳动生活。舞蹈是人之初释放情感的原始冲动,是人类抒发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开发校本化大课间活动意义、组织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校本化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使它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 校本化 探究实践 初见成效  1.大课间体育活动提出的背景  近几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质健康不容乐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缺少体育活动。虽然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开展课间操活动,它是我国中小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通過音乐欣赏、音乐技能的学习和音乐活动的参加,能够培养儿童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坚强不屈、善于合作等多种性格的养成。良好性格的培养,是音乐新课标的的教育理念之一,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在培养人的感性能力、疏导人的情绪、宣泄人的情感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何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我们更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服务于学校体育,本文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多方面来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学校体育教学  1.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已经由教学辅助手段演变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信息环境,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
摘要:美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它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美术课的开设,不是以培养画家为目的的,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激发学生兴趣,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条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创造性思维;把各学科融会贯通,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用大师感语童心,拓展创造思维
摘要: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在这一轮的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得到了积极的转变,大部分教师尝试创新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也从中了解到在教学改革中存在体育教师的课时超量、缺乏教学条件、缺乏经费保障和缺乏领导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 教学改革 调查 对策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健康第一”指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教育功能,如何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对美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美术教学改革,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美术教改 新教学模式  一、注重课堂导入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利用多媒体可见、幻灯片等实物,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这种艺术形式。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最简洁明了,学生可以很快的进入
摘要: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是我国现今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目前,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真正落实体育新课标,必须作具体分析,要考虑主、客观的诸多因素,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因其主、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总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人们的体育意识、区域差别以及传统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