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中学体育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hf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体育课大都是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物质上、从心理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关键词:体育课 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中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笔者认为,在组织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根据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各阶段组织教学。体育教育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因为体育课前,学生大部分在操场上有各活动的方式,他所注意观察的对象目标较多,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比较分散。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前,采用趣味游戏。如做反口令训练游戏,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联系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生兴趣。结束部分,学生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采用一些调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同时做好利用結束部分对课堂进行小结。
  二、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在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重点练习的难道要求是不一致的。如一年级的投掷教材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力。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中学体育包括田径、球类、技巧、体操等多种教材,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应把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田径教材的“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三、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灵活运用组织方法,针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教材之间的衔接,传统的调队方法显得机械、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而此是教师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教法进行衔接,即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既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组织方法。“手势、眼神”具有无声的语言,更具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方法。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舞蹈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目前的幼儿舞蹈教育普遍存在重视舞蹈技能而忽视幼儿成长的问题。本文从幼儿舞蹈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幼儿舞蹈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幼儿舞蹈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舞蹈 特点 教育意义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和生理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幼儿在这个时期接受必要的舞蹈教育对其智力开发和身体运动机能完善有
摘要:通过对有关圆周运动临界问题归类分析,寻找此类问题的解题思想和解題方法。  关键词:圆周运动 临界问题 向心力  在圆周运动中的某些特殊位置上,常存在着最小(或最大)的速度,小于(或大于)这个速度,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变大或不能再继续作圆周运动了,此时通常会出现某力突然变为零,常见的如绳子突然断裂、支持力突然消失、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时突然消失或达最大值等.对应物体出现相应的临界状态。  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重心,是大家小心呵护的小宝贝,别看孩子在家里很活泼,可是一旦进入幼儿园,就很快发现他们的问题啦!他们普遍的表现是交往能力很差,尽管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里有那么多小伙伴,但他们都不会友好地与他人交往。欧洲著名心理分析学家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交往合作之道,他必定会
期刊
目的:观察针灸对中风后伴发瘫痪侧上肢肩部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针灸早期介入中风后偏瘫肩痛防治的有效方法。且在对9O例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采用不同疗法治疗肩痛的同时,对其
表演艺术概括地讲是一种动态艺术,具体地讲是一种集语言、动作、舞蹈、角色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通过其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也正是音乐学科区别其它学科的关键之处。而手舞之,脚蹈之,必然调动学生身体的各个器官,使其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从而在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中促使全面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并在不断提高的表演艺术中,不由自主地投入到音乐的美好境界中,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
期刊
目的:本研究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观察其对经行腹痛、月经量增多、经行时间延长、子宫体积的改善以及中医临床证候的缓解,初步制定出科学、规范、易于推广应用的子宫
摘要:体育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过程一样,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想要完成教学目标,就必须和同学们合作来完成教学大纲。教师教与学生学是和谐统一、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交融着师生的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  关键词:体育教育 备课 体育游戏 和谐关系  一、备好课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备课是重要的一环,努力钻研和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  1、首先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  作为教师,首
真是痛苦,每次上课的时候都要带着那么轻快,那么投入的心情,备课的时候别人总是觉得很简单,但我做起来的时候却是如此之难,因为我想上好一节音乐课的话,总要准备很多的材料,总要很多新颖的构思,要不,学生就会不买账了,又在被逼着听课了,思想走神了,眼睛无神了,学生无聊了,我只能无奈了。有时候真是有点羡慕其他文化课的老师,就算学生不愿意听,不愿意学,可是他们有个硬性的任务,可以对他们的意愿于不顾,强迫他们去
期刊
摘要:教育应是全面性综合性的,而农村的教育因受地域,经济,等因素,在开展的过程中更是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局面。音乐教育属于其中的一门学科。多年来,农村的音乐教育一直受到传统观念的禁锢,管理者意识落后,师资队伍缺乏,理论水平较低,教学设备简陋,给农村音乐教育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人口居住在农村。现就农村音乐教育做一个初步浅析。  关键词:农村 音乐教育 薄弱 提升  “教育”
摘要:在新世纪,我国教育工作主题就是不断创新教育载体,促进民族团结和谐,让各族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为此,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利用民族体育促进农村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进行了简单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民族体育 农村小学 民族团结 教育方法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民族师生和睦相处,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而民族体育项目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利用民族体育促进农村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探讨有其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