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电商是解决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乡难题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农民节支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贫困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依然存在人才、物流、品牌和资金等瓶颈问题,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电商模式的转型。新媒体时代,社交电商正逐渐成为电子商务创新的主要力量,农村电商模式也正逐渐向社交电商模式转变。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发展报告》预计2020年社交电商市场规模占比网络零售超过30%。当下,很多社交平台正逐渐成为挖掘农村市场潜力的新引擎,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本文基于贫困地区资源有限的特殊性,立足新媒体时代,对其开展农村电商进行模式创新,向社交电商模式转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六个方面,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村社交电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农村电商的内涵、特点、影响因素、发展模式和政策体系等相关研究,明确了研究目的与内容,并提出了研究的创新点。第二部分简单陈述了基本概念和支撑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比较分析了我国当下较为成熟的三种典型农村电商发展模式——遂昌模式、成县模式和通榆模式,平台驱动、资源整合和品牌打造分别是其主成功属性,这也正是贫困地区农村发展社交电商的借鉴之处。进而,阐述了新媒体技术对农村电商向社交化电商转型升级的影响。第四部分针对贫困地区资源有限的特殊情况对其发展社交电商做了SWOT分析,明确了优劣势、机遇和挑战,然后构建了以新媒体社交平台为核心驱动、以传统电商平台为辅助驱动的“新媒体农村社交电商发展模式”,并选取微博当红美食博主新农人@滇西小哥开展的社交电商作为案例进行实践分析。第五部分提出了贫困地区农村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发展社交电商需要的对策,涵盖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养社交电商新农人、配套物流服务体系、鼓励多方社交平台参与、打造农产品品牌以及加强资金扶持力度等六方面内容。第六部分进行研究总结与展望。通过研究可知,农村电商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电商模式创新、转型是贫困地区顺应时代的要求。本文提出的新媒体农村社交电商发展模式不仅可以为新农人们筑造庞大的流量池,还将社交场景和电商场景完美融合,集“展、产、销、供”于一体,是农村电商逐渐向社交电商转变趋势下贫困地区农村快速实现创收致富、促进经济发展的强有力助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电商的转型提供模式参考和依据,也将丰富农村电商发展模式的类型。社交电商技术的运用需要综合考虑贫困地区农村的各种情况,要在不断地理论与实践中去摸索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