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晋商大院门饰及门饰研究作为主要内容,并以山西灵石王家大院的门饰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古代各种门饰的历史背景、装饰特点和使用功能等进行阐述和分析,并结合王家大院的门饰特点去了解我国古老门式的发展历程及“门”文化的深邃内涵。我国丰富的建筑装饰内涵在门饰上都得以充分体现,“门”是对当时封建礼制、等级、地位的一种具象反应。其精美的石雕、木雕、砖雕无不显示着我国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与艺术修养。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对晋商民居门饰进行归纳和研究:第一章通过对历代建筑形式中的“门”和其历史背景的叙述分析,得出我国建筑的文化就是“门”的文化,门所体现出的现实意义与精神意义就反映着当时的建筑在不同等级制度、不同封建礼教下的含义。并通过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总结寻找创新点。第二章介绍晋商的历史、文化、民居建筑的概况,并结合山西的风土人情、地况地貌、气候条件等对晋商大院的门饰艺术以及其产生的背景作出分析。在明清时期,晋商的发展处于鼎盛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物质文明。在物质充足的条件下,孕育出了许多占地面积巨大、建筑形式丰富、装饰奢华精美、极具北方特色的大院。其中的三雕艺术、细腻多变的门上装饰、寓意吉祥的图案无不表现出主人的显赫地位与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愿。第三章介绍了门的基本含义,从人类文明伊始发展至今、都有门的痕迹,并通过“门”字去分析其基本含义,由最初的仅为满足进出及防卫等基本功能的门发展到形式丰富、结构复杂、注重装饰的门。然后结合风水学,总结出了门不同方位朝向的寓意与特点。如今门的装饰性与其基本功能相比更加显得突出,进而提出了门的装饰的必要工具的重要性。第四章结合晋商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等实例,对门楣、门墩、门环、门钉来进行分类阐述,着重体现晋商民居门饰的做工精美、用料考究、气势伟岸,并展示出晋商富甲一方的气势、追求心中美好生活的夙求与能工巧匠的智慧。第五章用山西太原“山西会馆”的建筑装饰与门饰特点的实证来进行分析,阐明晋商门饰在当代建筑中的延续并提出观点:在中国五千年的人类文明中,门饰经过几千年的洗练,其最核心的部分就为装饰。而如今现代建筑的门饰,很难见到精美的传统装饰,这种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不能不算是一种遗憾。并针对将中国传统的门饰如何合理的运用在现代的建筑中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