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了研究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OI28岛的致病作用,采用一步法缺失的办法构建了OI28岛的5个orf的基因缺失株。使用检测细胞毒性的试剂盒测定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DL933 W/O及其缺失株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发现在4小时、6小时野生株毒性作用明显高于缺失株,且具有显著性差异。使用BALB/C小鼠为模型,将细菌培养液经腹腔攻毒后,野生株及缺失株均发现小鼠肾脏、小肠、结肠呈充血性改变,肠壁淋巴组织发生肠系膜淋巴结明显充血、片状出血、坏死。不产志贺毒素的大肠杆菌O157:H7 154在6小时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毒性强于其缺失株154-△615,而在小鼠腹腔攻毒实验中发现经野生株及缺失株作用后小鼠肾脏、小肠、结肠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但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明显,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增生活跃,并可见到巨噬细胞吞噬淋巴细胞碎片,二者未见明显差异。
实验结果提示,OI28岛可能不参与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主要由志贺毒素引起的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症等致病过程,但可能对免疫细胞有毒性作用。OI28岛可能通过诱导宿主免疫细胞坏死,来帮助大肠杆菌O157:H7逃避宿主防御系统的杀伤作用。鉴于OI28岛的分布和致病性,我们认为它可以满足细菌毒力岛的特点,建议将其命名为大肠杆菌O157:H7的RTX毒力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