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OI28岛的致病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63022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了研究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OI28岛的致病作用,采用一步法缺失的办法构建了OI28岛的5个orf的基因缺失株。使用检测细胞毒性的试剂盒测定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DL933 W/O及其缺失株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发现在4小时、6小时野生株毒性作用明显高于缺失株,且具有显著性差异。使用BALB/C小鼠为模型,将细菌培养液经腹腔攻毒后,野生株及缺失株均发现小鼠肾脏、小肠、结肠呈充血性改变,肠壁淋巴组织发生肠系膜淋巴结明显充血、片状出血、坏死。不产志贺毒素的大肠杆菌O157:H7 154在6小时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毒性强于其缺失株154-△615,而在小鼠腹腔攻毒实验中发现经野生株及缺失株作用后小鼠肾脏、小肠、结肠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但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明显,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增生活跃,并可见到巨噬细胞吞噬淋巴细胞碎片,二者未见明显差异。 实验结果提示,OI28岛可能不参与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主要由志贺毒素引起的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症等致病过程,但可能对免疫细胞有毒性作用。OI28岛可能通过诱导宿主免疫细胞坏死,来帮助大肠杆菌O157:H7逃避宿主防御系统的杀伤作用。鉴于OI28岛的分布和致病性,我们认为它可以满足细菌毒力岛的特点,建议将其命名为大肠杆菌O157:H7的RTX毒力岛。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育龄夫妇正常性生活一年以上,并且在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条件下,仍然无法生育的称为不孕症。虽然成功受孕但因各种原因导致流产、死
本文为深入了解我国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相关CJ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建立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和防治手段等打下基础,对我国多株GBS相关CJ的LOS生物合成位点进
目的:以往大量的实验证明,预先给予轻微的、短时的、不至于对锥体神经元造成损伤的脑缺血预处理(cerebr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CIP),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脑缺
1、研究背景与目的:  肺部疾病种类很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肺癌的病人越来越多,及时准确的进行病理学诊断是临床的迫切要求。CT引导下经皮肺
本文以60例HIE患儿和同期入选20例正常儿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新生儿缺氧血性脑病(HIE)患者不同时间窗,NO、NOS、TNF及心肌酶的变化及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别,从而明确NO、NOS、TNF 在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