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组织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cwo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樟子松(P.sylvestris Var Mongolica)具有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喜光,砂质土,材质优良,土壤适应性强,成长快等特点,是优良针叶用材和防风固沙树种。但人们普遍认为樟子松育苗技术难度大,无性繁殖困难,且结实间隔期长,籽粒空鳖率高,种子园种子不能很快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当前,组织培养技术为良种快繁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因此,对樟子松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目前国内外有关樟子松组织培养研究的报道极少,且都是初步的。本研究通过对樟子松的组织培养及微体快繁技术的研究,在离体条件下,以樟子松沙藏成熟胚为外植体获得了再生小植株,初步探索了樟子松微体快繁的有效途径,为其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一定的试验和理论基础。同时为进一步通过遗传操作获得转基因植株,改良松树品种提供必要前提和条件。本试验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 1 不定芽诱导试验 1.1  樟子松组织培养最佳的外植体为经低温(5℃)沙藏3 周的樟子松成熟种胚,其中种子与湿沙(含水量为沙子最大持水量的60%)比例为1 :3。 1.2  在樟子松沙藏成熟胚培养的过程中,将去除种皮的种子经70%的乙醇消毒40s 后,再用0.1%HgCl2消毒5-6min 时较为适宜,污染率与死亡率相对而言都处于较低水平。 1.3  适宜樟子松组织培养不定芽诱导与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为1/2MS。 1.4  将经过沙藏的樟子松成熟种胚水平放置在培养基上时,更有利于胚的萌发与生长,子叶上不定芽的分化和诱导,比将种胚直立或倾斜放置效果要好。 2.不定芽扩大繁殖的研究 2.1  胚直接诱导产生不定芽的研究 2.1.1 适合樟子松胚直接诱导芽增殖的生长素为IBA0.05~0.1 mg·L-1 ,NAA0.1~0.2 mg·L-1,细胞分裂素为6-BA1.0~2.0mg·L-1。 2.1.2  6-BA 与NAA 组合时,樟子松胚直接诱导扩大繁殖的最优培养基为1/2MS+1.0 mg·L-16-BA+0.2 mg·L-1NAA+3%蔗糖的培养基。 2.1.3  6-BA 与IBA 组合时,樟子松胚直接诱导扩大繁殖的最优培养基为1/2MS+1.0 mg·L-16-BA+0.1mg·L-1IBA+3%蔗糖的培养基。
其他文献
当今时代,随着我国医学高校扩招、外来投资力量引进的势头日趋火热,高校的基础基础建设工作呈现出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形势。而这种形势的到来虽然改进了医学高校中基础建设的各
介绍了基于3D GIS的厦门新一代多普勒雷达预警分析系统的系统框架,阐述了雷达数据的坐标转换和地图投影、自动预警模型、应急通信和三维地理信息应用等关键技术问题,给出3D G
本文主要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组织细化对连铸中碳Cr-Mo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连铸坯的冶金质量
服装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最重要的生活标志之一。文章分析了信息时代的文化思潮 ,从新媒体艺术、“高层次”的转化、设计哲学文化内涵体现、个性的张扬、艺术与科技的
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是纯理功能中的核心,包括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这六种不同的过程。在Halliday的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理论的指导
发光是物体将某种方式吸收的能量转化为光辐射的过程。光致发光则是指物体在吸收光能后进行蓄光而后发光的现象。光致发光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在电视、电脑、荧屏、荧光灯
利用 195 1~ 2 0 0 1年洛阳降水与气温资料 ,分析了 2 0 0 1年春夏连旱的气候特征以及近半个世纪以来洛阳的气温、降水变化 ,得出洛阳气温越来越高、降水越来越少、气候逐渐向
3月2日晚间,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鲁向东因涉嫌经济问题,目前正协助司法机关调查。"目前,包括鲁向东在内,中国移动已有12名高管先后落马,涉及
自1943年王力先生提出处置式这一概念以来,学者们对处置式的类型、起源、发展及其功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很多成果。但是在处置式的定义区分、语源考证、语义研究等方
国际税收协定是国际税法的重要渊源。国际税收协定自1923年出现以来,对避免国际间双重征税,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世界各国间以协定范本为基础签署的双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