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首先以变叶葡萄LDP294为试验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适宜其生长的培养基;然后应用植物微嫁接方法,以变叶葡萄LDP294试管苗为砧木,以其他葡萄株系试管苗为接穗进行试管嫁接,并筛选获得抗寒性较好的葡萄株系及微嫁接组合;最后用不同的株系的葡萄试管苗分别置于4℃、0℃和-4℃的条件下低温胁迫处理4小时,分别测定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变化、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的活性变化以及根系活力,旨在揭示不同的葡萄株系抗寒的生理生化机制,为葡萄抗寒性研究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最适宜变叶葡萄LDP294初代培养的培养基为GS+KT0.5 mg/L+6-BA0.5 mg/L+NAA0.5 mg/L;最适宜其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GS+NAA0.1 mg/L;最适宜其生根培养的培养基为GS+IBA0.05 mg/L;其移栽炼苗的最适基质为木屑拌土拌腐熟有机肥。2..变叶葡萄LDP294与红地球、凤凰、赤霞珠及梅露辄嫁接,比较四种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发现,红地球/变叶葡萄LDP294组合的成活率最高,其次是凤凰/变叶葡萄LDP294和赤霞珠/变叶葡萄LDP294组合,成活率最差的是梅露辄/变叶葡萄LDP294组合。3..葡萄试管苗经低温处理后,尤其是-4℃低温处理后,葡萄试管幼苗叶片冷害症状明显。冷害的红地球葡萄试管苗其直接表现为:试管苗叶片呈水渍状、叶片出现斑点,叶片退绿变黄并且发生褐变,尤其叶边缘症状更加明显;叶片破皮流胶、脱落、低垂,2位叶叶面出现大量水渍状斑点,幼叶叶缘向内卷曲、萎蔫。冷害的变叶葡萄LDP294试管苗相对红地球葡萄而言,其叶片水渍状现象不明显,叶片稍有退绿,未发生褐变;幼叶叶缘向内卷曲、萎蔫。4.经低温处理后,各葡萄株系试管苗,MDA含量在25℃~4℃、0℃~-4℃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在4℃~0℃范围内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可溶性蛋白在25℃~4℃范围内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下降,相对电导率升高,POD、SOD和CAT活性均有显著的提高,当各葡萄株系试管苗在连续经过4℃和0℃的低温处理后,其叶片内CAT和SOD活性明显提高,但POD活性的提高只表现在试管苗经过4℃处理后;在处理温度由0℃降低至-4℃的过程中,葡萄试管苗的SOD和CAT活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POD活性却有所提高。不同葡萄品种试管苗在经过低温处理后其组织细胞内保护酶的提高程度也有所不同。在整个低温处理过程中,变叶葡萄LDP294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相对电导率均较高,说明变叶葡萄LDP294抗寒性强于其他株系,而红地球叶片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含量均较低,说明鲜食的红地球抗寒性差。由测得的不同的葡萄株系试管苗内代谢物质含量变化与他们抗寒性的一致性,可以说明用植物早期代谢物质作为抗寒性指标来判断植物的抗寒性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