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师可视化表征能力现状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un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真实事物进行可视化表征是科学家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有助于知识的表达、传播、交流和创造。21世纪以来,可视化表征开始被普遍用于教学领域,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了大多数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青睐和肯定。在教学中运用可视化表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支持,但由于国内推行可视化表征教学仅有十来年的时间,可视化表征教学的实践研究并不丰富,且出现了“重表征工具,轻认知过程”的问题,其中有关个体可视化表征能力水平的研究更是稀少。为了补充和丰富教师可视化表征能力的实践研究,本研究探查了一线高中化学教师可视化表征能力的现状,并且注重从教师元认知的角度进行调查和分析,期望为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可视化表征能力培养和提升提供案例参考和培养建议。为了调查教师可视化表征能力现状,本研究先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可视化表征能力”的内涵和要素,进而确立了相应的评价框架和调查指标。结合抽象的化学键主题,设计出关于化学键主题的教师可视化表征能力访谈提纲。本研究调查了三位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包括专家型教师、有经验教师、新手教师。调查数据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化学键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教师课后访谈实录。教师对概念的认知和元认知是进行可视化表征的根本,但调查结果显示,在概念理解方面,教师的元认知水平差异较大。在对可视化表征的认识方面,教师对其作用和优势有较多且相对一致的认识,但对其局限性的认识很少甚至认为没有缺点。调查中还发现,教师设计可视化表征时对教材和教辅资料的依赖较大,对于教材和教辅资料没出现的内容,教师的思考较少甚至没有关注到。另外,教师评价可视化表征主要有四个取向,分别是可视化内容的科学性、可视化目标的达成情况、可视化的适用范围、可视化的表现力。基于研究结论,本研究还提出了四个培养和提升教师可视化表征能力的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关注父亲形象成为热门的社会和教育话题,社会各界对父亲的缺位现象愈发关切。同时,统编本语文教科书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投入使用,而语文教科书中的父亲形象尚未受到充分的关注和研究。基于这两个现实因素,本文对统编本小学、初中、高中(必修)在内的共20册语文教科书中的父亲形象进行分类整理,探究教科书中父亲形象的呈现概况,并从不同视域对语文教科书中的父亲形象进行解读,最后提出对教师教学的相关建议。本论文共
学位
数学运算是数学学习和应用的基础,良好的数学运算能力将对学生的发展提供巨大帮助。2020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运算为数学学科六个核心素养之一。本研究首先界定了“中职学生”、“能力”、“数学运算”“数学运算能力”的概念,介绍了自我效能感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其次,编制了中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表现形式和内容的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了信效度分析。再次,通
学位
信息时代带来了种种挑战,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应对这一挑战各国纷纷将人才培养的视角转向核心素养,期望培养具有真实学力的新型人才。语文学科静态的知识教学已难以适应当今国家对于新时代人才的要求。“活动·探究”单元正是语文教材编写为应对时代需求而做出的有益探索,将语文知识与语文实践紧密结合,呈现出崭新面貌。但与之匹配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路径尚未成熟,为什么教、如何教、教得如何等问题成为制约该单元教学效
学位
初中STEM课堂学生参与状况是影响STEM教育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参与宁波市LQ学校STEM课堂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改编设计了STEM课堂参与的调查工具,分析了初中STEM课堂学生参与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提高STEM课堂参与度的若干策略建议。全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并对本文使用的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重点梳理
学位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素养必将会成为未来公民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素养之一。如何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已然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而目前我国针对初中生数据分析素养的研究文献较少,因此有必要厘清初中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内涵,了解其发展现状,这既可以丰富理论研究,也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界定了数据分析素养的内涵和测评框架,
学位
数学在本质上研究的是抽象的东西,数学抽象素养作为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首,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形式运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数学抽象素养发展的关键阶段。了解当前初中生数学抽象素养的现状,针对现状提出有效的培养建议,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及教师的教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研究初期基于现有文献对初中生数学抽象素养的内涵、表现、水平进行论述,基于“表现”和“水平”两个维度建立初中生数学抽
学位
关注初中阶段直观想象素养的内涵与表现水平是新时代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重视对直观想象的渗透,但是有关直观想象的研究多是针对高中提出来的,在初中阶段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较低。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学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初中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借鉴高中直观想象素养中的内容,对初中直观想象素养的内涵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根据心理加
学位
2014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作为纲领性文件拉开了新一轮新高考综合改革,浙江、上海成为第一批改革试点地区。经过3年试点发现新高考自由选科背景下传统理科科目遭遇弱化的尴尬,浙、沪两地的化学选考率连年下降。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多层次剖析了“化学遇冷”问题,企图找出学生弃选化学的原因及提供对策。第1章绪论交代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设计。第
学位
教师个人知识是教师个人通过自身的认识、理解、反思与运用,影响其教育教学实践的所有知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教师知识的理解大多基于心理学与哲学的角度,缺少教育教学实践的立场。为此,立足于课堂教学对教师个人知识进行研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与专业成长具有重大意义。探究英语新教师个人知识的生成,能够帮助英语新教师挖掘个人的价值,同时也能挖掘出英语新教师个人知识的丰富教学意蕴,为其教育教学活动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学位
合作学习作为STEM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其成效受到多种因素的规约与影响,如合作任务类型、分组方式、组长领导力等。合作学习分组方式作为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一环,深刻影响着合作学习成效的生成。本文主要探索了STEM课堂教学的不同分组方式及其合作学习成效,以期为当前STEM课堂合作学习实践提供分组策略建议。本文首先梳理了有关合作学习及其分组、STEM合作学习的相关文献,并从组织社会学视角、团队管理相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