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教师个人知识的生成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d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个人知识是教师个人通过自身的认识、理解、反思与运用,影响其教育教学实践的所有知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教师知识的理解大多基于心理学与哲学的角度,缺少教育教学实践的立场。为此,立足于课堂教学对教师个人知识进行研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与专业成长具有重大意义。探究英语新教师个人知识的生成,能够帮助英语新教师挖掘个人的价值,同时也能挖掘出英语新教师个人知识的丰富教学意蕴,为其教育教学活动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本研究以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观与人本主义学习观为理论基础,试图采取课堂志的研究方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英语新教师个人知识是如何生成的?以及具有怎样的生成特征?为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本研究选取了一名入职两年、教学成绩较为突出的英语新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在自然情境下,对其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课堂志观察、记录与分析。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聚焦于研究对象的课堂教学,同时结合教师访谈与学生访谈,以进行研究数据的收集。第二阶段则是在收集到的课堂教学案例中,聚焦于英语新教师个人知识的四个维度,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与文化性知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了解读与分析,以探究英语新教师个人知识的生成机制与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发现,教师个人知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英语新教师通过社会化、外显化、融合化与内在化的机制实现个人知识的生成,具有鲜明的个人性、整合性、内在性与动态性的特征。本研究聚焦英语新教师,探究新教师个人知识的生成机制与特征,旨在帮助新教师对自我的知识结构有更清楚的认识,为研究基于教师个人知识的新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其他文献
有效的作文批改通过向学生反馈有用的信息,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改正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作文的质量。但批改不易得法,不见成效,由来久矣。为了探索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批改方式,本文围绕作文批改方式及其效果,具体探究如下两个问题:在现实中,教师是怎样进行作文批改的?教师的批改方式对学生的作文质量产生了什么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文献分析,构建了有助于提升作文质量的书面批改方式的
学位
文言文课后练习是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教师的文言文教学以及中考文言文试题的命题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安德森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分类标准,对两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相同篇目课后练习进行分类与比较研究。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第二章主要从两版教材文言文课后练习的分类方法与
学位
近年来,关注父亲形象成为热门的社会和教育话题,社会各界对父亲的缺位现象愈发关切。同时,统编本语文教科书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投入使用,而语文教科书中的父亲形象尚未受到充分的关注和研究。基于这两个现实因素,本文对统编本小学、初中、高中(必修)在内的共20册语文教科书中的父亲形象进行分类整理,探究教科书中父亲形象的呈现概况,并从不同视域对语文教科书中的父亲形象进行解读,最后提出对教师教学的相关建议。本论文共
学位
数学运算是数学学习和应用的基础,良好的数学运算能力将对学生的发展提供巨大帮助。2020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运算为数学学科六个核心素养之一。本研究首先界定了“中职学生”、“能力”、“数学运算”“数学运算能力”的概念,介绍了自我效能感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其次,编制了中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表现形式和内容的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了信效度分析。再次,通
学位
信息时代带来了种种挑战,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应对这一挑战各国纷纷将人才培养的视角转向核心素养,期望培养具有真实学力的新型人才。语文学科静态的知识教学已难以适应当今国家对于新时代人才的要求。“活动·探究”单元正是语文教材编写为应对时代需求而做出的有益探索,将语文知识与语文实践紧密结合,呈现出崭新面貌。但与之匹配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路径尚未成熟,为什么教、如何教、教得如何等问题成为制约该单元教学效
学位
初中STEM课堂学生参与状况是影响STEM教育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参与宁波市LQ学校STEM课堂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改编设计了STEM课堂参与的调查工具,分析了初中STEM课堂学生参与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提高STEM课堂参与度的若干策略建议。全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并对本文使用的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重点梳理
学位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素养必将会成为未来公民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素养之一。如何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已然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而目前我国针对初中生数据分析素养的研究文献较少,因此有必要厘清初中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内涵,了解其发展现状,这既可以丰富理论研究,也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界定了数据分析素养的内涵和测评框架,
学位
数学在本质上研究的是抽象的东西,数学抽象素养作为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首,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形式运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数学抽象素养发展的关键阶段。了解当前初中生数学抽象素养的现状,针对现状提出有效的培养建议,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及教师的教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研究初期基于现有文献对初中生数学抽象素养的内涵、表现、水平进行论述,基于“表现”和“水平”两个维度建立初中生数学抽
学位
关注初中阶段直观想象素养的内涵与表现水平是新时代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重视对直观想象的渗透,但是有关直观想象的研究多是针对高中提出来的,在初中阶段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较低。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学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初中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借鉴高中直观想象素养中的内容,对初中直观想象素养的内涵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根据心理加
学位
2014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作为纲领性文件拉开了新一轮新高考综合改革,浙江、上海成为第一批改革试点地区。经过3年试点发现新高考自由选科背景下传统理科科目遭遇弱化的尴尬,浙、沪两地的化学选考率连年下降。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多层次剖析了“化学遇冷”问题,企图找出学生弃选化学的原因及提供对策。第1章绪论交代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设计。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