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移动IP接入及切换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nm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天测控网作为空间通信与探索的重要基础设施及手段,其发展历来受到各国航天局的重视。目前国内对于移动IP技术应用于航天测控网中的航天器移动接入所进行研究的比较少,而国外移动IP技术应用于航天测控网的成功范例可以作为我国测控网发展的技术参考。本文就航天测控网中航天器移动接入的特殊性,从直接采用移动IP技术的角度分析,并从可能出现的问题展开研究进而找出解决方案。本文分析了移动IPv4接入方式所存在三角路由,地址空间稀缺等问题,在此之上说明了移动IPv6协议有着地址空间大,安全性高,以及移动支持性好等特点。移动IPv6的扩展协议在网络层中对切换的绑定时延及地址重复检测时延做了相应的改善,但这些技术由于依赖2层信息、无微移动情况以及难以寻找锚点等原因并不适合在空间链路的情况下应用。本文通过分析指出现存移动IP技术均未考虑数据链路层切换机制对于移动IP接入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轨道信息预测式的移动IPv6接入方案。从数据链路层的切换机制分析中,分析出2层切换延迟中信号扫描延迟占主要部分,并在空间链路长延迟高误码率的背景下该延迟将进一步加大,信号扫描采取主动扫频以及被动扫频的策略接入地面基站,这种策略并不适合在空间链路的背景下使用。在此基础上给出基于轨道信息预测式的移动IPv6的具体实施方案,根据各基站实际情况规划切换时间、切换信道并进行基站信息预处理,给出了相应的传输机制。最后在OPNET软件上搭建了仿真平台,对该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从仿真结果中看出,该方案更适合于低轨航天器的在空间链路背景下的应用,并且时延和丢包都比较小。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主动的航天航空微波遥感手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实现了对远距离目标进行二维高分辨率成像。因为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的特点,SAR广泛的被应用于军事领域,和环境观测、
开展专业化钻井公司财务分析,是确保石油钻井公司能够不断的进行内部反省,从而提升和改进自身的经营优势.众所周知,石油钻井一直是一个大项目、高资金且具有风险的事业,尤其
基于C/S架构的InstLink系统服务器因担负巨大的处理负荷而极有可能成为系统的瓶颈,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方法是采用P2P技术,即引入负载均衡的P2P网络架构和媒体数据的P2P传输,核
目前网络技术高度发达,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极大促进了社会发展。但是互联网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黑客攻击、隐私泄露等事件层出不穷,网络入侵行为甚至已经对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WCDMA R99系统所能提供的接入速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更大带宽、更多业务种类服务的需求。WCDMA系统通过引入HSPA+技术大大提升了用户的接入速
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字化多媒体信息的传播越来越迅捷,同时,数字化产品易于修改、复制和传播的特点,也使得盗版和恶意篡改越来越猖獗。作为一种解决数字多媒
为解决当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学生顶岗实习机会少、“双师型”教师资源不足、传统实践教学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基础实训”、“比对实训”、“综
当今社会安防的重要性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移动端视频监控已经成为视频监控系统发展的趋势,应用市场广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理论的研
目前各国中央银行的合作仍然受到限制,并且对实际的考虑使实施国际合作变得困难.这就是说中央银行需要进行经常性对话,这样一旦发生特殊情况,他们就能进行快速合作.同时,他们
基于水下脉冲放电技术的等离子体膨胀产生的冲击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对冲击波的测量与评估减缓了它实用化进程。目前用于探测冲击波的传感器主要是基于电学原理的压电陶瓷以及压电聚合物两种。由于水下脉冲放电过程中伴随强辐射且工作环境恶劣,传统的电传感器已不再适用。为此,本文选用了体积小、响应速度快、抗电磁干扰、动态范围大、耐压高、可进行遥测的光纤传感器,并研究了基于光纤法布里-珀罗(F-P)传感器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