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量、质心位置、转动惯量和惯性积等惯性参数是结构动态仿真、性能优化、有限元分析、悬置安装位置和角度选取等过程中所需的重要参数。本文研究对结构惯性参数进行准确测量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工作有:1.对三种常用的基于试验模态的结构惯性参数识别方法进行仿真比较,包括直接物理参数识别法,剩余惯量法(或称质量线法)和模态模型法。仿真发现,三种方法在识别精度、实验条件和实现难度上各有优缺点。通过对一平板结构进行仿真分析发现,三种方法单独使用时,会存在识别结果受到结构支撑系统刚度大小、噪声、测点坐标误差、模态参数识别结果等因素影响,或需要提前预知某些参数才能求解等问题。2.针对测试工作量和三种方法各自的特点,提出一种将直接参数识别法和剩余惯量法组合使用的改进识别方法。通过某型列车转向架结构试验进行了工程验证,证明了改进方法在含有较大噪声和较高刚度支撑的实际工程环境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在保证精度的同时,还能减少了测试点数量,大幅降低了测试工作量,加快了实验进程。3.基于上述的结构惯性参数识别技术,提出一种力锤灵敏度校准方法,即通过测试标准质量块的惯性对力锤的力传感器进行校准,取得理想的效果,比传统的加速度测试法更具优势。4.利用MATLAB GUI技术开发了惯性参数仿真和实测数据GUI界面,为科研和工程应用提供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