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络购物、互联网金融等新兴市场兴起的背景下,凭借市场需求和资本的双重推动,第三方支付机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纵使它的出现为商家、客户及银行三方搭建了一座“桥梁”,有效平衡了电子商务中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极大降低了网络交易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大了网络交易的可能性,但行业内同质化严重、机构数量众多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造成第三方支付行业利润空间狭小。当然,与传统支付系统相对比而言,第三方支付机构最主要是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极大程度地遏制了电子交易中的欺诈行为,有效缓和了网络交易中存在的信任危机、道德危机及逆向选择危机,但同样因为“中间人”的角色,致使数额巨大的货款沉淀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目前,国内对于如何利用这部分沉淀资金并无明确规定,所以,研究盘活这部分沉淀资金不仅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增加了盈利点,也为维护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既往盈利模式的弊端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公开操作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新的理财模式;其次,站在新的理财模式的角度,运用专家法、风险类别列举法等方法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秉承着“安全性、流动性”的首要原则,构建了基于公开操作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的两种新理财模式,一种是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模型构建的内部理财模式,一种是运用基于PMV的组合投资模型构建的理财模式,并且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视角下针对两种新理财模式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