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与推进,“三农”问题也成为国家重点关注方向之一,在此形势下,我国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但发展带来改变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农村资金短缺、周转流通慢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融资租赁方式的正式加入,融资能力的快速提高,极大发展农业实体经济,为稳定增长经济作出巨大的贡献。融资租赁是融资与融物的结合,包含了融资和租赁两个方面。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农村个体及小企业在融资上遇到的困难予以缓解,加快更新农业机械技术和资源配置效率提供重要的支持。本文以融资租赁在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切入点,阐述农业产业化融资租赁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实际成功案例及经济学公式分析融资租赁的应用可行性,同时讲述以融资租赁标的物和监管体系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并根据国家、国际上相关立法规定,对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融资租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开分析和讨论,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文章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分析,为第二章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第二章立足于特征和类型点,分析农业产业融资租赁的标的物范围,重点阐述农业产业融资租赁标的物的独有特征。第三章着重探讨融资租赁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提出发展我国农业融资租赁的建议,展望融资租赁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前景。第四章通过案例分析融资租赁在现代农业中的成本和效益优势,说明融资租赁在现代农业中重要作用。第五章分析农业产业融资租赁与其他法律制度,特别是与善意取得制度、公示信息查询制度的潜在冲突。同时立足公示信息查询的角度,从现行监管体系的弊端出发讨论农业产业融资租赁监管体系的完善。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为融资租赁专门立法列入工作计划,国家和地方为促进融资租赁发展不断出台相应的政策,对此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将是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如何顺应融资租赁发展趋势构建农业产业化融资租赁体系也将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方面,同时积极发展融资租赁业,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