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g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城镇化战略作为我国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带来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房地产业作为城市空间的载体,一方面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提高了人居生活环境和城市档次。另一方面房地产业过热又会提高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门槛以及挤占居民的购买力,阻碍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因此,研究、揭示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关系,使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规模与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相适应,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系统阐述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核心内涵和基础理论,并对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耦合协调发展作用机理进行探讨,以“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房地产业发展水平测度-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耦合协调关系测度”为研究思路,以武汉城市圈9市为例,分别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序全局因子分析、聚类分析、GIS色彩分析相结合测度、分析了2008-2017年武汉城市圈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水平时空演化特征,并建立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揭示两系统协调发展关系,确定协调发展类型,据此提出武汉城市圈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新型城镇化水平,还是房地产业发展水平,武汉市一直处于“一市独大”的地位,区域差距明显。武汉市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处于优质协调阶段,但新型城镇化水平轻微滞后。其余8市均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均属于房地产业发展水平滞后型。据此提出武汉市未来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应采取“新型城镇化推动主导调控型”发展路径,其余8市应采取“房地产业提升主导调控型”发展路径。
其他文献
米兰理工大学创新管理教授罗伯托.维甘提(Roberto Verganti)所著的《设计力创新》,以设计管理者的眼光,洞见并诠释了设计力创新的内涵,被评为2009美国商业周刊年度十大好书。
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城市改造和提升的要求不断增加,各类工程项目随之增多,同时建筑企业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建筑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建筑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得
主要研究滞后差分方程△^2x(n)+a(n)|x(φ(n))|^σsgn(x(φ(n)))=g(n)的振动性,分别σ〉1和0〈σ〈1两种情况,分别给出了其振动的充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