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改善民生,提供相应的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就业质量,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要求政府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群体等多渠道就业创业,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同时,新时期我国人口结构矛盾的变化对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提出了更多现实要求。在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应着眼于公共就业服务的均等化,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体系建设。因此,建立和完善与人口结构变化相适应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是影响人口结构顺利平稳过渡和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条件。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新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供给理论,准市场理论和委托代理等理论,以及我国包容性发展中的财政、民生、区域平衡发展等理论,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本文以辽宁省抚顺市为着眼点,在人口方面,全面分析了抚顺市人口变动的总量和结构,并通过预测进而分析人口变动的发展趋势;在公共就业服务方面展现出抚顺市的供给状况,面临的问题以及造成问题的原因,系统分析该地区的人口变动后公共就业服务应当如何匹配和适应人口变化的发展。从这一角度出发,运用耦合度模型,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动和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并对该地区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工作提出思路和调控措施,使公共就业服务供给能够适应人口变动情况,匹配人口发展,同时达到协调均衡发展。结论显示:首先,人口结构的发展状况与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水平之间存在紧密关联。二是人口结构变动与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的耦合性较强,协调度适中但仍呈现上升趋势。第三,抚顺市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且未来将更适应人口结构变动。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抚顺市人口结构变动与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关系较强,但是两者之间的协调程度不够,需要加强。在具体供给中,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基本关系,建立以人口结构变动为导向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政府主导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多元化,让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发挥作用,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公众需求表达和参与机制,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