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中国华北·华中地区实施的日语教育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qyl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0年12月,“日语教育振兴会”在“日语文化协会”内设置。第二年4月,振兴会的机关杂志《日本语》发行,之后的8月,在文部省和兴亚院的合作下,该同名振兴会作为文部省的外围团体转移至文部省内。作为一个“官民一体”的组织,从其职员到其职员所属部门,振兴会不仅接受文部省监管,也接受兴亚院的指导,而且,振兴会还把对东亚地区的日语教育作为一种侵略手段,处处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作为振兴会的机关杂志,《日本语》是一部研究型杂志的同时,其作家群方面,不仅包括日语教育领域的专家,还有其他广泛领域的作者,其内容方面,不仅包括日语教育的文章,更涵盖极具深厚政治意味的文章。在日本对中国实施的日语教育中,华北·华中地区的日语教育与中国台湾、东北地区(伪满洲国)的日语教育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华北·华中地区的日语教育不存在像中国台湾的“国语”,伪满洲国的“准国语”那样的教育方针。在日本政府“外国语教育”的政策下,授课时间方面日语和英语一直处于竞争状态,在日语教科书的不统一,教员构成不均衡和培养方法不充分,以及教授方法的多样性等的影响下,华北·华中地区的日语教育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即,虽然日本把华北·华中地区的日语教育定位为“外国语教育”,但其语言政策仍与“大东亚共荣圈”建设这一侵略政策密切相关,其本质仍是为了实现“东亚通用语”=“日语”的政治工具。本论文主要从史学的角度考察“日语教育振兴会”和其中与日语教育相关的事业,进一步对其机关杂志《日本语》中日本对各殖民地,占领地进行日语教育相关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据此,明确华北·华中地区日语教育的特征。
其他文献
超稀疏阵列,采用广域收发节点布置的形式(例如平方公里量级布阵),其阵列孔径大,使得它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能力,战场生存能力强,相比于双/多基雷达的收发集中式,超稀疏阵列稀
近几年,我国转变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正处于相对稳定、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提升的良好时期。企业间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诸多企业选择走并购重组之路来整合双方优势,发挥协同效应
自2003年至今,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人口红利的消退、人工成本的上涨、大量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导致竞争日益激烈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得我国中小制造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此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逐渐被压缩,利润率也随之不断降低。并且,就目前中小制造企业而言,其自身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例如过于落后的成本管理方式,依然只通过片面的压缩产品成本去增加利润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会
模拟创作是文人对艺术化生命状态的追求,它以种种形式与姿态构筑文人内心世界,融入日常生活与人生曼妙情思,求心灵之自由。汉魏六朝作家深谙模拟的创作机制,在模拟过程中表现自己的情感态度与艺术趣味,重视在形似基础上对神韵的表现和挖掘,尤其注重时代所赋予的崇尚悲怨和优美的审美情怀。模拟的类别多样,在模拟过程中,作家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选择合适的模拟对象。模拟对象的选择取决于作家审美观与情感需求,也受
乡村文化振兴担负着找回乡村建设的初心、旗帜和方向的重任。因此,要厘清乡村文化的要义,重建乡土价值观,使之成为凝聚华夏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构建乡村文化振兴的文化载体支
研究目的骨折修复是一个多阶段、复杂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恢复功能和生物力学状态。骨折可立即切断局部血管,形成血肿,导致低氧分压和局部缺氧。骨再生效果总是受到包括TNF-α、IL-6等在内的高水平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目前关于IL-6在骨生成中的功能作用的研究尚未达成一致结论。IL-6促进成骨分化及骨折愈合和抑制成骨分化及抑制骨折愈合均有报道。欲探究IL-6对成骨细胞的双向作用可能存在的机制。研究方法在
目的:总结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磁共振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磁共振表现,包括部位、形状、大小、边界、信号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