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农村教育制度改革研究——兼论对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启示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ju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她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面积为99253平方公里,人口为44056087名,自然资源贫乏,人口稠密。特别是在韩国这样国土狭小、资源缺乏的国度,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由此可以看出,韩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如此骄人成绩是与成功的人力资源开发是分不开的。上世纪70年代,韩国也经历着城乡差距过大的“二元社会”的转型期,工业经济正步入高速增长轨道,人口多、资源少、人均耕地仅有0.04hm<2>矛盾日益加剧。于是,于70年代,韩国政府推出“新村运动”,引导农民动手建设自己的家乡。韩国政府认识到,无论是开展“新村运动”,还是发展农村经济,首要的是教育农民的问题,即加强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教育,把对农民的扫盲运动、文化教育(道德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是对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包括农民在内的整个国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奠基意义的工程。 我国正处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关键时期,韩国在推进和实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诸多社会问题与我国目前遇到的社会问题极为相似,在同样深受儒家文化传统影响的中国农村和农民小规模生产的环境下,韩国农村现代化的思路、内容、方法、途径以及现代化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调整农村政策和产业结构,研究农村、农业与农民问题都会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以下是这篇论文的结构:第一部分:全面介绍了新村运动,包括新村运动的背景、过程及成就。第二部分:介绍韩国转型期的农村教育,包括新村教育、义务教育及农业教育。第三部分:韩国农村教育对新村运动的影响,分析了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第四部分:韩国农村教育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其他文献
在当代家庭中,家长对子女过度溺爱的现象比较严重,这部分家长们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在这种人为顺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人格方面往往存在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意
学位
数学能力(numerical competence)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能力之一,其研究在过去几十年中已成为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来自行为和认知神经心理学的新近研究发现,在数量表征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