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建筑业蓬勃发展,混凝土作为用量最大及适用范围最广泛的建筑基础材料,进而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混凝土,但是废弃混凝土自身存在缺陷导致利用范围受限,废弃混凝土研究和改善就是关键一步。我国疆土辽阔,北方地区建筑常年受到寒流的侵害,人们开始关注混凝土在冷热交替下变形性能的变化。本文将再生骨料掺量50%设为定值,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的掺量为研究主要因素,聚丙烯掺量为质量分数的0kg/m~3、0.6kg/m~3、0.9kg/m~3、1.2kg/m~3、1.5kg/m~3、1.8kg/m~3;钢纤维掺量为体积分数的0%、1.2%、2%、2.8%、3.6%。为了解决再生混凝土内部损伤导致变形性能差,本文通过试验掺入纤维提高密实度说明纤维再生混凝土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变形性能更优。分别制作(150mm×150mm×150mm)试块和(80 mm×160 mm×900mm)纤维再生混凝土试验梁,分析0、25、50、75、100、150次快速冻融循环下试块的质量、动弹性模量、立方体抗压强度及试验梁的挠度、开裂弯矩、屈服弯矩的变化规律及冻融损伤变量。为纤维再生混凝土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变形研究中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未冻融循环下,不同聚丙烯纤维掺量及钢纤维掺量下的再生混凝土试块质量、动弹性模量、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变形性能更优,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强度更高。计算钢纤维再生混凝土试验梁挠度、开裂弯矩、屈服弯矩的理论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挠度计算值与试验值数值接近,开裂弯矩与屈服弯矩计算值较试验值偏大15%左右。(2)在快速冻融循环150次下,再生混凝土质量损失率超过5%,超出规范要求,钢纤维再生混凝土最大质量损失率为1.21%,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最大质量损失率为3.42%,满足规范要求;再生混凝土及纤维再生混凝土动弹性模量均满足规范中“试块的相对动弹模达到60%”;再生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大于钢和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试块;再生混凝土试验梁开裂弯矩损失率为79.5%,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开裂弯矩损失率最大值为81%和81.4%,均满足规范中“开裂弯矩不得低于未冻融时的75%”;再生混凝土和纤维再生混凝土相对屈服弯矩损失率也均满足规范要求。(3)基于对纤维再生混凝土试验值,确定以Aas-Jakobeen损伤模型为基础,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得出材料自身参数以及线性回归计算出影响的因素A、B、C,并得出相应的材料参数趋势图。建立纤维再生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理论研究与试验结论相符,可以用此方法进行冻融损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