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挫裂伤致皮质神经元形态和Bcl-2 mRNA的变化及川芎嗪尼莫地平对其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740047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挫裂伤后大脑皮质神经元形态变化,探讨川芎嗪、川芎嗪和尼莫地平联合用药对脑挫裂伤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mRNA表达的调控机制, 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动物模型。取80只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control,N);模型对照组(Modelcontrol,M);川芎嗪小剂量组(Tetramethylpyrazinecontrol,TMPI);川芎嗪大剂量组(Tetramethylpyrazinecontrol,TMPII);川芎嗪+尼莫地平小剂量组(TetramethylpyrazineandNimodipinecontrol,TANI);川芎嗪+尼莫地平大剂量组(TetramethylpyrazineandNimodipinecontrol,TANII);其中N、M组各10只,TMPI、TMPII、TANI、TANII每组各15只。TMPI组术前30min注射川芎嗪(0.36mg/100g),术后8h再次注射等剂量川芎嗪,TMPII组术前、后注射等剂量川芎嗪(0.72mg/100g),TANI组术前30min注射川芎嗪(0.36mg/100g),术后8h再次注射等剂量川芎嗪及尼莫地平(0.5mg/100g),TANII组术前注射川芎嗪(0.72mg/100g),术后注射等剂量川芎嗪及尼莫地平(1.0mg/100g)。术中无菌术将实验组大鼠右侧颅顶骨造骨窗,落体750g/cm2作用力,致右侧顶叶大脑皮质挫伤。N组不致伤不注药,M组致伤不注药。术后32h取材,常规石蜡切片和HE染色,原位杂交法检测Bcl-2mRNA,并进行图像分析。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 结果:1N组:大鼠脑组织冠状切面左右对称。大脑皮质、胼胝体、纹状体等结构清晰,分界明显。大脑皮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布有序,虽然皮质细胞分层界限不够清楚,但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十分丰富,明显可见。尤其是星形和锥形神经元结构十分清晰,它们核大而圆,异染色质少,故胞核呈空泡状,核仁大而且嗜酸性;神经胶质细胞小,胞核着色较深。神经纤维纤细,在HE染色时不够明显。Bcl-2mRNA原位杂交染色可见阳性细胞少,着色浅。2M组:在皮质灶性出血和脑组织缺损区周边有大量积液而致脑组织呈疏松网状。神经元水肿胞质呈空泡明亮环状,胞核异染色质增多,嗜碱性增强,有些胞核固缩。此区细胞相对减少。灶周边以中心区向外约0.5mm处则见组织水肿减轻,但神经元仍有水肿现象,此区乃人们所说的“半暗带”。神经元具有可恢复性。Bcl-2mRNA阳性细胞数密度较正常组增多,着色较深,灰度值降低(p均<0.01)。3TMPI、TMPII组:HE染色切片上病灶区形态和模型组无显著差异。在“半暗带”神经元水肿明显减轻。神经元周围水肿带明显缩小。Bcl-2mRNA原位杂交阳性细胞增多,着色加深,灰度值降低。4TANI、TANII组:HE染色可见病灶中心仍有明显出血,灶周区水肿无明显减轻,而神经元胞质水肿明显好转。Bcl-2mRNA原位杂交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着色加深,灰度值降低(p均<0.01)。 结论:1脑损伤32h伤灶中心区出血,周边大量积液,脑组织疏松网状。伤灶周边以中心区向外约0.5mm处出现“半暗带”。2局灶性脑挫裂伤后Bcl-2mRNA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着色加深,灰度值降低。3不同剂量的川芎嗪及川芎嗪和尼莫地平联合均可上调Bcl-2mRNA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4川芎嗪和尼莫地平联合用药对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优于川芎嗪单一大、小剂量用药。
其他文献
目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干细胞移植治疗能够取代坏死的心肌细胞、增加有功能的心肌细胞数量,从而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目前,干细胞治疗还处于基础实验研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有限体积法和神经网络方法,对矢量喷管的统一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一种以神经网络描述形式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为矢量喷管控制规律和带有推力矢量的飞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IL-1)在人外周血祖细胞源性肥大细胞参与支气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  方法:从人外周血分离纯化祖细胞(肥大细胞前体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发育
目的:通过检测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25-OH)维生素D、骨钙素(Osteoc)、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和甲状旁腺素(PTH)的变化情况,
酸碱失衡,特别是pH值的下降,在引起许多病理生理过程的相关机制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脑,这一具备极为复杂精细功能的器官,对于pH值的微小变化是十分敏感的。脑具有高耗能、低
针对微小空间、微小管道实时探测的要求,研制成电磁驱动微小型管道机器人样机,对样机的移动机理及动作过程作了具体分析,并对影响机器人运行速度及步距大小的几个因素(如激励电压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2蛋白(preS2)对人酰基蛋白硫酯酶1(APT1)启动子的作用。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人APT1启动子序列。PCR扩增人APT1启动子和HBV preS2基因,
根据被测物体的表面反射模型,采用光线追踪法对用于自由曲面数字化的线性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利用复合形法进行了传感器结构参数优化,使用单片球面透镜替代非球面透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图像滤波、边缘识别和工件位姿的确定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装配作业的要求,提出一套简单实用的机器人视觉系统。该系统经过实际运行
自1977年第一个声面波气体传感器问世以来,用作传感器敏感膜的气敏材料不断拓展,出现了有机/聚合物薄膜,因为它能与被测气体发生配位反应形成配位键或电荷转移络合物,使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