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循环肥大细胞和肿瘤浸润肥大细胞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ipen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肥大细胞已被证明在防御性免疫反应及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能调控多种过敏性疾病的病理过程。有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MC的存在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但有些研究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肿瘤组织内高肥大细胞密度与更长生存期相关。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争议,肥大细胞在结直肠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循环肥大细胞祖细胞(MCp,Mast cell progenitor)标记的定义也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目的: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等实验技术,明确CRC患者体内肥大细胞的表达及分布特点,分析了MC与CRC患者临床指标的关联性,探讨CRC组织中MC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本研究共招募了33例新发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并排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多发性原发癌患者。术前留取血液样本。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其中14例新鲜肠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距离肿瘤部位至少5cm)被收集并分离。取其中13例术后第7天留取血液样本。此外本研究还招募了10名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与上述结直肠癌患者性别、年龄相匹配,取其血液样本作为健康对照血液样本。招募4名性别匹配的混合痔、直肠前突患者,术后取其组织样本。2、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R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肿瘤中心组织和非肿瘤组织中MC及其祖细胞(Mast cell progenitor,MCp)的表达,以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提取PBMC作为对照。3、引入结直肠肿瘤TNM分期系统、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指标,便于分析MC与CRC患者临床指标的关联性。结果:1.CRC患者与HC外周血中MCp频率相似,但MCp的数量在CRC早期和晚期之间有显著差异,晚期疾病患者的MCp水平显著低于早期CRC患者和HC。通过手术治疗后,循环MCp频率明显高于手术前水平。2.CR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MC数量显著低于非肿瘤组织,晚期CRC患者肿瘤组织中MC的频率明显高于早期。同时我们发现CRC肿瘤组织中MC的频率与CEA水平成正相关。3.循环MCp与肿瘤MC显著负相关,而与非肿瘤MC无相关性。结论:1.发现与结直肠癌早期患者相比,晚期患者的外周血循环肥大细胞祖细胞频率低,而肿瘤内肥大细胞较高的现象。提示肥大细胞祖细胞具有从血液向结直肠肿瘤浸润的特征。2.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肥大细胞祖细胞的数量与TNM分期呈负相关关系,提示肥大细胞祖细胞是潜在的评估结直肠癌分期的生物标志物。3.在手术后7天,循环肥大细胞祖细胞频率明显增加,提示结直肠肿瘤切除后分泌的趋化因子显著减少。4.循环肥大细胞祖细胞的频率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呈正相关,与肿瘤浸润肥大细胞呈负相关。
其他文献
背景:胃癌是世界上发病率位居第五位、死亡率位居第三位的恶性肿瘤,我国又是胃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数约占全球胃癌新发病例数的一半。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胃癌的预后有了极大地改善,但部分患者仍有着较高的转移率及术后复发率。脉管浸润已被证明在多种肿瘤中有着促进肿瘤转移及术后复发地潜在作用,但其在胃癌中地具体作用仍不确定。目的:探究胃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危险因素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以期
目的:比较应用一级脾蒂离断法(Primary Splenic Pedicle Dissection,PSPD)和二级脾蒂离断法(Secondary Splenic Pedicle Dissection,SSPD)对脾切除术后的影响。对比在不同患者中分别应用不同脾蒂离断法所取得的疗效,择优选取出适用于目前医疗环境的脾切除方法,为精准医疗提供更优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0年8月间就
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的各种企业类型中规模最大,对我国的GDP、税收、工作就业、技术创新等的贡献也最大。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经济发展福利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这极大地加剧了市场竞争,加之经济全球化纵深的影响,中小型企业面临巨大的威胁。在众多的威胁中,一个重要的内部威胁,就是人才流失。无论是对于任何企业还是组织,人才都是其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优秀的人才流失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
研究目的:抑癌基因TP53和原癌基因HER2在胃癌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既往的相关报告较多,但关于TP53,HER2基因突变与其蛋白异常表达是否一致,以及基因突变和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对胃癌及癌旁对照组织中TP53基因exon 5、7、8和HER2基因exon 13、22-24、25-26进行基因测序,同时进行p53、HER2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分析这两个基因突变和蛋
目的:评价快速冰冻病理活检在DD供肾质量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在本移植中心行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hinese 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CDCD)即尸体供者(Deceased donor,DD)捐献肾移植手术的372例供肾病理资料及供受者临床资料,根据供肾病理活检方法的不同将供肾分为快速冰冻组和常规
目的:1、探究在经典原位肝移植术(OLT)中采用双倍灌注液灌注及下腔静脉逆行灌注法经门静脉灌注放血是否可减少再灌注综合征(PRS)发生高危因素,降低PRS发生率。2、探究该方法对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的有无正面影响。方法:选取66例原位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9例肝病患者术中采用单倍灌注液灌注及门静脉灌注放血,B组27例肝病患者术中采用双倍灌注液灌注及门静脉灌注放血,C组20例,为对照组采用普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应用1g氨甲环酸联合早期夹闭引流4小时与不接受引流在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围术期血液丢失、术后康复及住院时长等方面情况。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骨关节外科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单侧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所有患者切皮前30分钟静点1g氨甲环酸。其中观察组(n=40)关节囊缝合前撒入1g氨甲环酸留置一枚钳夹住的引流管并于术后4
背景:高位复杂肛瘘的治疗一直是肛肠外科医生的重大挑战,其原因与肛瘘术后复发和肛门失禁直接相关。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作为一种新的保留括约肌手术,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这种术式在治疗弯曲狭长、多分支瘘管和术后引流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尝试联合术中直肠腔内超声(IOEAUS)和TROPIS来解决上述问题。目的:为了评价和分析IOEAUS联合TROPIS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临床效果
目的:通过对Fournier坏疽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特征、诊疗及预后影响因素等情况,以期为Fournier坏疽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Fournier坏疽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及发病年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和转归。收集如下基本信息资料,临床资料:变量人口学资
目的:观察新辅助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后免疫组化(IHC)结果发生改变的情况,探究新辅助治疗后IHC结果发生改变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新辅助治疗的共23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描述新辅助治疗(NAT)后IHC指标ER、PR、HER2表达情况出现改变的现象,采用Mc Nemar-Bowker检验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后IHC指标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