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级美术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贫困地区的美术情况,增强贫困、闭塞、偏远地区的人们的审美意识,扭转人们对美术的偏见,让人们认识并理解美术在人的一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增加当地政府对美术教育重视程度,呼吁有致力于美术教育的有志青年加入到贫困地区美术教育的团队中来,本论文是通过对新河县美术现状的调查和研究,让更多的人们意识到我国县级的美术状况不容乐观。本文主要是以作者在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从事美术教育5年的经历,以观察者及实践者的视角,运用调查法,从当地人们的生活现状,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现在的美术状态以及美术教育及其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出美术教育是缩小“精英美术”和“大众美术”之间差距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当地人们审美素质、完善人格、提高情商,完善现代人不完整人性的重要途径。为了扭转基层的“美术就是画画“的这种偏见,让人们清晰地认识到美术除了传授给人们一些绘画方面的技法等与绘画,雕塑等有关的知识外,还对人们(尤其指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格的塑造、情商的培养等非智力因素都有很大的作用,美术教育必须扩大范围,实行全民美术教育。从精英美术和大众美术之间的差距及从事二者的群体,以及美术教育在提高大众审美、全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方面来叙述当今县级(新河县为例)大众的美术现状,并认为美术教育是缩小精英美术和大众美术两个群体差异的有力途径。原则上,美术教育者应该是科班出身,对美术的理解应该是正统的,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代表着精英美术群体,而接受教育的一般是未成年的孩子(县级学校美术教育的对象),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是主体,代表着大众美术群体,两者的融合必定会缩小两群体的距离,提高大众审美的层次,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素质。在美术的诸多功能里,最主要的还是审美功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通过美术教育,人们在艺术家的诸多作品里,体验着艺术家的感受,移情着自己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判断着自己,剖析着自己,认识着自己。人们对美地向往,对善良的向往,对幸福的向往,必然在个人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以及在周围环境(如:环境卫生,人际关系等)的要求上都有很大的改善,以至于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美术教育与我们人类社会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它教给人们造型技术,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就有审美意识、一定造型感、和造型技能的生产劳动者;另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整体的教育环境中造就出有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心智发达的现代人类。本文是作者深入调查和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源自作者切身的感受,也许会对改变中国县级及县级以下美术教育现状有所贡献。
其他文献
从北京市两所普通中学选取了1090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要求他们分别报告父亲和母亲的主、客观监控水平和监控手段,以及自己的问题行为,以探讨父母监控与青少年
中德两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社会争议处理制度和模式。德国社会法院作为专门审理社会保障争议的特殊行政法院,体现了法律保护的缜密性和司法的高度专业性,
时间折现是跨期选择研究的核心问题。指数折现效用模型(DU模型)是描述时间折现现象的基本模型。跨期选择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的大量违背DU模型的反常现象表明,DU模型并不能很好
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编修蔚为风气。当时所修谱牒的主要内容包括谱主姓名、郡望、官爵、世系、婚姻关系等。这些内容折射出较强的等级差别性和血缘传承性等法社会学特征。魏
徐州汉画像石馆新征集一批汉代画像石22件,其中石祠画像和墓室画像各11件。主要图像有历史故事、征战、祥瑞升仙、迎宾拜谒、车马出行、乐舞百戏、纺织图等。在这批画像石当中
目的:对新医改背景下乡村医生的发展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在对30名乡村医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对
本文以40年代上海沦陷区学者散文群体创作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这一学者散文创作群体是如何在乱离时代进行各自的角色转换,并聚合在一起,最终遁入“清谈”之途。在广泛考察
中国古代与亚非拉三大洲的文化交流始终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辉煌篇章,古老文明之间的文化交往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然而进入现代文明之后,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却相继衰落,直到二十
<正>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体现着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体现着数学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一些新理念、新思想,影响和规定着师生的数学教学活动
本研究评价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按干细胞采集程序采集HLA配型相合、ABO血型不合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能,观察未去除红细胞和(或)血浆进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