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高层建筑与风环境相互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优化高层形态及风环境的策略,并根据研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出适应风环境的高层建筑的评价标准,对高层风环境优化策略的可行性加以验证。高层建筑因其高度和巨大的体量,会严重阻挡基地内风向的流动,当风撞击到高层建筑上时,在附近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气流,这些气流相互作用,导致了高层附近风环境复杂紊乱。高层风对内对外都有巨大的影响:对外,高层风影响城市街道行人的舒适性、市民广场等室外场地的正常活动;对内,由于高层的区域气流过大,导致高层封闭性较高,很难实现自然通风,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和情绪;同时,高层风对高层建筑产生的风荷载也是对结构提出的一个大挑战。然而,高层建筑风环境的状况与高层建筑的形体密切相关,改变建筑的形体可以达到优化风环境的目的。从而实现在高密度的状态下创造舒适性的人居环境,同时降低建筑空调使用能耗,降低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目前关于高层建筑与风环境的研究尚不完善,所以笔者在本文的研究中先在传统的高层建筑设计基础上,对建筑平面、立面、转角处进行一定处理,达到优化风环境的目的。随着非线性设计理念的出现,风环境的优化方法得到了拓展,很多设计者从设计之初就将风做为重要影响因素,“生成”适应风环境的形体。为了确定优化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可实施性,需要科学的、量化的标准去对优化的结果进行评价。依据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可以提取总结出风环境的评价体系,以此检验建筑设计过程中及实际运行中的风环境状况,并在后续使用中不断进行修正,形成越来越完善的评价方法,进而不断指导风环境优化设计。